第二日,長安城的大街小巷中,忽然多出來一些半大孩童。
他們手裡提著一個籃子,裡面裝著厚厚一摞傳單。
他們見人就開始分發。
而這個時代的識字率是很低的,絕大多數的人都不識字。
當然了,因為字典和科舉用書的普及,讓這個時代,多出來許多自學成才的人。
識字率比以往的歷朝歷代都高,但是不識字的人,仍然佔據了絕大多數。
有些人不由問道:“娃兒,這張紙上面寫了什麼啊?”
這些孩童就會耐心解釋:“大叔,前些日子,蘇先生收購蠶繭的事情你知道不?”
“知道啊,當然知道啊!蘇先生可是大好人吶,他聽說蠶繭價格下降,就拿出全部家產來,用十文一斤的價格收購了所有蠶繭。”
“如果不是蘇先生的話,哪些蠶農,怕不是要喝西北風咯!”
孩童再次解釋道:“蘇先生啊,他買來蠶繭之後,就將這些蠶繭抽絲紡織成絲綢。”
“蘇先生準備三天之後,在朱雀大街的中心,舉辦一次絲綢秀。”
“讓人穿著他製作出的絲綢,展示一下絲綢的成色。”
“到時候,一定熱鬧非凡,大叔一定要來觀看啊!”
“是嗎?哪真是太好了,這熱鬧,也一定不能漏!”
“不過,俺沒那麼多錢,怕是買不起絲綢。要不然的話,就算為了支援蘇先生,俺也要買幾匹回家啊!”
孩童說了:“蘇先生說了,千萬不要這樣。他現在生產出來的不多,怕是連出售給哪些需要的人都不夠,大叔到時候看熱鬧就好了。”
“好說,好說,到時候一定會去。”
這些傳單,不止是在大街上宣傳。
各條街每隔不遠,都有張貼的傳單。
如果放在後世,就是妥妥的城市牛皮癬,必然會被清理掉。
不過在這個時代,還是個新興的玩意兒,此前從來沒人用過的。
大家都覺得十分新鮮。
有些人甚至手裡拿著貞觀字典,對著字典一邊查字典一邊讀著傳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