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夠拿住這兩人,那麼,他們十萬兵馬就沒有白死亡。
他們至少能賺取一個吐谷渾。
松贊干布迅速命麾下三萬大軍,呈品字形一同進攻甘松嶺。
正面戰場,最多能夠容納一萬人的大軍進行戰鬥。
另外兩隻萬人隊並不能一併投入戰場。
但是他們隨時可以支援和接應。
當一支軍隊的戰損超過四成的時候,一般很難再擁有戰鬥力。
只要不是情況不允許,一般都會撤離戰場,進行修養和補充,或者是和其他隊伍合併。
松贊干布的這個安排,也是為了無縫連線,持續不斷的給唐軍壓力。
雙方軍隊,在甘松嶺,逐漸靠攏,一場大戰,隨即拉開序幕。
戰鬥一開始,雙方都組織了一波對射。
唐軍佔據地利,但是松贊干布對吐蕃士兵的射術有著十足的信心。
他十分希望在對射之中,他們能夠佔據上風。
這樣的話,就不需要進行攻堅戰了,只需要和大唐來一場遠端攻擊的較量就行了。
反正他們人數多,最後消耗不起的,一定是唐軍一方。
如果唐軍承受不住戰損,主動出擊的話,他們完全可以撤離,將唐軍引離甘松嶺。
讓唐軍失去地利,他們還能投入更多的兵力。
到時候,唐軍指揮速敗。
不得不說,松贊干布的謀劃還是非常好的。
但是射擊的情況,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之外。
唐軍本就佔據地利,並且,很快松贊干布便是發現,唐軍弓箭手,似乎平地射程都比他們遠。
在山坡上,他們的射程,足足比他們多了三分之一。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唐軍的箭矢,十分銳利。
他們的盾牌,都抵擋不住幾輪箭矢的攻擊。
至於士兵身上穿的輕盔,就更不需要說了,會被唐軍箭矢輕易射穿。
幾輪射擊之後,吐蕃方面士兵,如同稻草般,一片片倒下。
而唐軍方面,受傷之人,微乎其微。
松贊干布皺起眉頭,很顯然,他準備用遠端攻擊結束戰鬥的想法,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