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攜了李靖的手,將李靖拉到龍攆之上,讓他和自己同乘。
李靖在四拒絕,但是李世民一再堅持。
最終,李靖只好無奈地隨著李世民上了龍攆。
但是,到了龍攆之上,李靖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龍攆還有文武百官連同大軍,一同進入長安城。
長安城中,無數百姓,紛紛走出家門,前來圍觀。
看著威武雄壯的大唐天軍,所有百姓心裡的自豪感,都開始爆棚。
忽然之間,人群之中有人喊了一句:
“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
這句話,馬上得到無數百姓的認可。
所有百姓,紛紛跟著高喊起來。
“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
“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
“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
其聲如同打雷,震得整座長安城,都簌簌作響。
城南,武城村,蘇長生都聽到了呼喊聲。
嘴角不由露出一抹笑容。
而正在旁邊端茶遞水服侍蘇長生的聶十娘,看到公子露出的那抹笑容,一時之間,不由的痴了。
因為她知道,大唐的這一場大勝,和公子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公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沒。
只不過,世人都不知道罷了。
但是隻要是我知道,哪就成了,別人知不知道,哪又如何呢?
……
李靖凱旋歸來,朝堂之上的眾臣,再一次陷入到忙碌之中。
次日早朝,這一次最主要的議題,就是對東突厥部落的安置問題。
當然了,基調已經打下了,就是儘可能的保全突厥部落,將他們安置到地廣人稀的地方去。
這一次的主要議題,其實還是安置中可能碰到的種種問題。
比方說,安置官的人選問題,如何安置的問題,安置的費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