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在民國打醬油> 第一百一十章、街頭槍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章、街頭槍戰 (1 / 3)

這一節課,湯皖講的分外認真,聽眾聽的認真,學生筆記也記得極其認真,估摸著還剩下一些時間,便說道:

“可還有什麼不懂的,可以提問!”

一個高高的,瘦瘦的手臂在學生裡分外突出,湯皖記得很清楚,這位學生名叫王依雲,便揮手示意發問。

“皖之先生,我想問的是,****思想的來源是什麼?”

這個問題很一針見血,如果弄清楚了來源,那麼對於分析它的去向是有很大幫助的,湯皖示意坐下,而後走到黑板前,寫下了五個字:“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精神是某日****思想的雛形!!”

“武士道精神起源於某本鎌倉幕府,後經江戶時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最典型的行為是切腹。”

“最初,它倡導的是忠誠、信義、廉恥、尚武、名譽,只不過後來被真摯(諧音)化,變了樣。”

“名,忠,勇,義,禮,誠,克,仁,這便是變化後的武士道精神,而中國儒家講究的是仁,義,禮,誠,克,名,忠,勇。這八個字是有順序的,重要性從前向後遞減。”

“對於武士道而言,最重要的是揹負責任和完成責任,死亡不過是盡責任的一種手段而已,倒在其次。如果沒有完成責任所規定的事務,簡直比死還可怕。”

“當改變後的武士道精神,被統治者用來管理軍隊,就形成了最初的****思想。”

講完這一段,剛好下課,而學生們卻還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於是湯皖道:

“這節課後,回去好好整理筆記,儘可能的查閱相關資料,繼續往下探究,下一節課,我再接著往下講。”

其實主要還是沒有做好教案,也幸虧了以前看電視劇,裡面的某本武士動不動就切腹,於是在好奇心趨勢之下,查了一些資料,這回剛好派上了用場。

學生們起身行完禮儀,便開始下課,湯皖也在收拾東西,準備回家,剛一抬頭,便看到那兩個老外站在講臺前。

這倆老外是某英駐首都大使館秘書,剛來上任不久,只會說一些簡單的中文,主要負責的是瞭解當地的熱點資訊,再把有用的資訊報告給大使。

剛好前一段時間湯皖在《字林西報》上發表的文章被這倆人看到,本來想等著後續,結果一連數十天都沒訊息,不知從哪裡打聽到湯皖今天要上課,於是就來了。

倆老外用著不太利索的中文說著話,不過大致的意思便是:

“湯先生,可以耽誤你一點時間麼?”

這倒是另湯皖非常好奇,這時候的老外向來態度傲慢,竟然用這般尊敬的口吻與自己講話,卻也好奇答覆道:

“請說!”

“我叫李...馬克,他叫秦....約瑟,我們是某英人。”

這一口中文聽的湯皖頭疼,逼著湯皖祭出了許久不用的中式英語問道:

“what's &natter with you?”

雖然不標準,但也好過這倆老外講中文,其中一個老外介紹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