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在民國打醬油> 第七十八章、上門“拿”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八章、上門“拿”人 (1 / 3)

從錢玄提出的這個問題便可以看出,此時的國人雖對腳盆雞有一定心裡防備,但卻遠遠沒有提高到一定的程度。

甚至對於腳盆雞,國人還曾有過好感。主要源於《馬關條約》簽訂後的第二年,第一批13名留學生抵達腳盆雞,開啟了向腳盆雞取經的先河。

特別是日俄戰爭中,腳盆雞竟然戰勝了老牌的世界強國,深深刺激了國人,一場“以日為師”的活動就此全面展開。

一批批留學生先後湧入腳盆雞,到11年留日學生累計達到4.5萬人。其中不乏有頭有臉的名人,比如太炎先生就曾避禍腳盆雞。

迅哥兒之前也曾在仙台學習醫術,後來轉而學文,其中有篇文章叫《藤野先生》,講述的就是迅哥兒在日留學的經歷。

而國人對腳盆雞關係的轉折,便是15年大隈重信政府提出“二十一條”之後。

‘二十一條’激起了國人前所未有的憤慨,也成了十幾年後戰爭爆發的伏線。

“二十一條”的要求非常苛刻,暴露了腳盆雞攫取在華特權的野心,給中國民眾以極大的震動和衝擊。

湯皖就是想透過這篇文章,把腳盆雞的所有陰謀全部曝光在陽光之下,提高國人的警覺意識,進一步加深對腳盆雞的防備心理。

還有一方面,便是想透過此篇文章,提醒西方列強,希望在魯省問題上能夠爭取到一些支援,畢竟能減少一些去歐洲的華工也是好的。

所以當錢玄提出這個問題後,湯皖言辭十分肯定。

“經過我的分析與推測,腳盆雞人確實有滅我中華民族之意!”

迅哥兒則是回憶起昨天的事,疑問道:

“腳盆雞便是你昨日在先生那裡說的‘外族夷禍’?”

湯皖點了點頭。

“正是腳盆雞。”

“可有後續論述?”迅哥兒又接著問道。

“還沒寫,但基本的分析和論述都在這裡。”湯皖指了指自己的腦子。

是的,湯皖已經決定把一整套的關於腳盆雞問題的分析全部寫下來,並且是從現有的情況出發,而且還要在課堂上把對日關係當做重點講解。

一篇“震驚:腳盆雞的陰謀”又重新加深了國人對腳盆雞的憤慨之情,“二十一條”的餘火再度燒起,最主要的便是這篇文章通篇白話文,通俗易懂。

白話文的威力在這一刻被徹底釋放開來,走在大街上都時刻能聽到有老百姓在議論這件事,茶樓酒肆就更不用多說。

國人有一個特製,國內再怎麼爭吵,爭端,那也是關上大門自己家的事情;可一旦涉及到對外,則所有人的態度出奇的統一,放下內鬥,一致對外。

因此,今日的首都,絕大多數人都是同仇敵愾,放下爭執,一起唾罵腳盆雞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