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想歸想,掌櫃的還是走到剛才整理的書架將幾本書找了出來。
“孩子蒙學這《三字經》、《千字文》足以,還有這幾本都是參加考試用的最多的,姑娘,你看這些可以嗎?”掌櫃一臉奇怪的問道。
他做生意這麼多年,倒是第一次看到有女子走進書齋買書的。
大楚國的科考多以四書五經為主,其餘只有略微涉及到一部分算學及律法,而小兒啟蒙只《三字經》和《千字文》就可以了。
說白了,小孩子主要以識字認字會寫字為主。
如果寫的一手好字,書法也是極大的加分項。
李心艾並不太懂這些,而是看向身後的慕白問道:“慕大哥,你見識廣,幫我看看這些書可行?”
好在有慕白在,不然她也不會進來了,雖然也是讀過書的人,可讀的那是現代的書,這些古文可不在她的範疇裡,何況,她在這裡涉世未深,對這個朝代的科考也不甚瞭解。
讀書致用。
她所擁有的知識的確是遠遠超出這個時代許多,可是並不一定就有用。
將來,這些孩子是要考取功名的,需要的是這個時代能夠接受的才能,所以,要學也是學習這裡的知識。
當然,她也會選擇性的,引導著這些孩子們,而不是讓他們成為死讀書的酸秀才。
如果這個世界多出現幾個擁有和她同樣思維的妖孽,會對這個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
李心艾不知道,不過她想要試一試。
成不成的,對她也沒多大的影響。
慕白看了看身前的人,又將目光移到櫃檯上的幾本書上,他取過其中幾本翻了翻,確定書本印字清晰,內容無雜亂。這才點頭道:“可以,掌櫃的挑的都是最常用的,如果吃透這些書,考取個秀才不成問題。”
說完,他又忍不住多看了李心艾幾眼。
和書齋掌櫃的一樣,他也有一肚子疑問,可當著別人,他也不好問出來,只能後面再提。
大楚國的科舉分為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秀才已經屬於是在府城中透過考試,有資格參加鄉試,和一省之地的秀才競爭前往京都參加會試的資格。
這方面,李心艾瞭解的不多,也就是聽姐夫吳子明偶爾說起,她還清楚的急的,吳子明在說起這些時眼中亮起的光。
她對比了上輩子,這秀才基本上就等同於高考,而鄉試差不多就相當於大學畢業論文答辯,而會試基本上就是要參加工作的考試。
李心艾看著這些書,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