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孫氏剛收拾完灶臺,院外就傳來了李心蘭的聲音,孫氏一喜連忙擦擦手出去開門。
“心蘭,你咋來了,子明他身子好些了嗎?”孫氏邊將人迎進來,邊問道。
“子明自己沒啥大事了,不過走這麼遠還是有些吃力,不過他讓我代問您一聲新年好,下一次,他說定要親自來拜見岳母大人。”李心蘭笑著道。
說著又將籃子裡的雞蛋和自家醃的菜拿了出來道:“娘,家裡也沒啥好東西,這醃菜你嚐嚐,我自己試著做的,還有這雞蛋……”
“哎,人來就行了,帶這麼些東西過來幹啥,醃菜我收了,這雞蛋你帶回去,家裡都有。”
孫氏連忙將雞蛋又放回去,雖然才十個雞蛋,不用想也知道是老吳家一口一口省下來的,收了她心也不安生。
李心蘭想阻攔,卻又攔不住孫氏的手,萬一碰碎了那就太可惜了,心裡嘆息一聲,她也知道娘這是心疼她呢。
雖然上次二丫將里正和那何老爺教訓了,但她們在村裡的日子也沒多好過,時常有一些拍何老爺馬屁的人故意刁難他們。
只是,這些她並不想讓娘和二丫知道,二丫已經讓她們幫了太多了。
若不是做繡活兒,家裡怕是早就維持不下去了,這麼想著,她抬頭四處張望了一圈,問道:“娘,來了這麼久怎麼沒見到二丫,又忙啥去了?”
孫氏嘆息一聲,這事本來是她這個做孃的操心,可她不如閨女有腦子,只能她去做這些事。
想了想,她對著李心蘭細細的說了起來,母女倆有一段日子沒見,聽孫氏說了,李心蘭也是驚訝不已,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著,氣氛極好。
…………
而此刻,被兩人唸叨的李心艾此刻正繞有耐心的坐在里正面前,里正正低著頭,時而驚訝時而欣喜,嘴裡一直咕噥著。
良久,里正一臉不確信的問道:“二丫,你…你真要起學堂?真的假的,不是耍老朽玩鬧。”
李心艾這趟過來其實就是想和里正說一下她要砌房子和建學堂的事。
砌房子的事兒,里正倒是沒多驚訝,畢竟她們母女住的那個茅草屋不擋風不防雨的,時間長了,身子骨肯定受不了,且二丫又賺到錢了,砌房子是早晚的事兒。
只是,建學堂的事兒,他作為一村之長想都沒敢想過,倒不說建學堂得花多少銀子,就是那教案書本和請夫子的錢那都是天大的價錢,不是他們這種泥地裡刨食的小老百姓想得到的。
若不然,他早就鼓動村裡人一起建學堂了,他那兩個小孫孫也不至於要去鎮上才能蒙學,不說多久見不到,就是吃都吃不好,被人欺負了也不知道。
且,村子裡並不是他一家有孩子在鎮上蒙學,甚至還有多少是因為鎮上花銷太大,而斷送了孩子蒙學的路。
又因為這次的野豬傷人事件,不僅傷了他大孫子,也勸退了不少人。
可現在聽二丫這麼說,他愁了幾日的事情好像也不是什麼多大的事了,這要是在村裡砌了學堂,那真是太好了!
別人說了,他可能只是當個笑話,李心艾說了,那就一定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