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堂,只有鎮上才有。
白溪村算是遠近十里八村比較富足的村子,村子裡有些人家能送孩子送到了鎮上蒙學。
這也衍生了學堂附近的借宿,住的不好,還花費良多。
這些孩子們一個個面黃肌瘦,一看平日裡就沒吃好。
就這樣,還得是村子裡稍顯殷實的家庭才能送家中孩童去蒙學。
更殘酷的現實是,這些家裡並不只是只有一個孩子,可一戶人家最多也就能供得起一個孩子去蒙學。
只是蒙學,這些孩子就和留守在村子裡的孩子們,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兩個陣營。
這些讀過書的孩子們,和村子裡大字不識幾個的孩子們,在未來也會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新年好。”
李心艾笑著回應,多嘴問了一句:“在鎮上蒙學,辛不辛苦?”
“辛苦,辛苦。”
“我每天都被先生罰站。”
“我手都被打腫了。”
“先生怪我背不下文章,可……可我實在是太餓了,看著那些字,都恨不得挖出來吃了。”
“我每天打瞌睡,被先生責罰,可我也不願,奈何與豚犬為鄰。”
“豚犬?”
“對,我借宿的那戶人家,養了許多的豚,晚上用好幾只犬看著,豚每每哼叫,都引得犬吠不止。”說話的小傢伙搖頭晃腦的說道。
其他孩子也都七嘴八舌的說著,李心艾聽著都替他們覺得不易。
怪不得李招貴在老李家這般金貴,實在是讀書大不易。
這還是在盛世,如若亂世,寒門之子讀書,更是想都不要想。
讀書難。
無非就幾個方面,書籍短缺,筆墨紙硯花費昂貴,說到底,還是紙張和印刷太不容易,書籍無法大規模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