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前廳...。
遠遠的,李成玉便瞧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擺弄著廳裡展架上擺放的古董。
“我道是哪位官老爺來訪,原來是子書兄”李成玉玩味笑意看著眼前臉色尷尬的青年“子書兄若是喜歡,這些小玩意拿去便是”。
“這可使不得,大哥我又不是強盜”張子書連連擺手。
李成玉笑笑,抬手示意青年落座,道:“子書兄不在上京做大官,怎地突然跑臨安來了”。
當年初遇時,張子書還是個差點被強盜剁了的落魄書生,被年幼的李成玉所救,還資助其上京趕考。
張子書也算時來運轉,不僅考上了狀元,還被當朝宰相之女看中,一躍成為上京炙手可熱的大人物。
如此高位,張子書倒也沒有忘記救他一命的伯樂,大宋史上最年輕的吏部尚侍郎高調做客李府,並且將岳父大人給的令牌都留在了李府。
這也是為何臨安縣令覬覦李家財富已久,卻始終不敢宰土豪的緣故。
李成玉有些悵然,輕語道:“時間過得可真快,當年的書呆子眼下都成了吏部尚書,再過幾年還不得當上宰相”。
“弟弟莫要戲耍哥哥了”張子書苦笑一聲,情緒有些低落。
李成玉追問之下,張子書這才道出緣由。
通州受了水災,災民何時十萬,張子書本是窮苦人出身,幼時也親眼見過易子而食的人間煉獄,便朝皇帝硬諫賑災。
可眼下的朝廷局勢極為複雜,結果便是被一群人合力搞來臨安收拾爛攤子。
“你這真是...”李成玉詞窮後忍不住一陣發笑。
李成玉做善事除了性格原因,更多的是求名聲與人脈,這兩者在古代尤為重要。
張子書將聖賢書作為信仰,一心想要為百姓做事,可方法手段有些一言難盡,能在官場活到現在,背後的宰相老岳父怕是出了不少力。
“子書兄莫急,庫銀與妖怪之事不難,小弟這有門路”李成玉微微一笑。
“弟弟此言當真?”張子書眼睛一亮,本是來見老朋友,順便訴苦,老友卻說他的憂愁只是小事,可以解決?
“不錯”李成玉點點頭,笑著道“但此之前,子書兄還得幫弟弟一個忙”。
“此話見外,莫要說一個忙,就是十個百個為兄也萬死不辭”張子書這番說的斬釘截鐵,卻也是心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