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靈。”
驟然聽到這個回答,李涼表面不動聲色,內心卻極其震驚。
主流魔法學界至今認為多多·迪撒爾的“天靈理論”是基於思維實驗的假設,不具有實際意義,所以“天靈”是否存在尚且沒有定論,更別說判定方法。
他去過馬科西克,都玉京,直接或間接接觸過眾多魔法師、術師,此刻跟在身邊的混沌聖祭司特利波卡更是僅次於“究竟之我”的“魔法師”,然而除了塔姆,從未有人識破他的“天靈”身份,厄尼諾人是怎麼看出來的?
念頭閃過,下一刻,他的腦海中浮現“貝來亞呼喚”給出的“翻譯”:天生可以操控靈的生命。
兩種表述涵義接近,又有細微差別。
在他的追問下,烏奇賽詳細解釋了“娑代帕納蘇”的意思,
原來,厄尼諾人很早就認識到了靈的存在,稱之為“娑”。
“娑”微不可察卻無處不在,是大母神創造生命後殘留的氣息,厄尼諾人天生擁有一種獨特感官,可以分辨出哪些動物擁有操控“娑”的能力,其中被奉為圖騰的七種神聖動物表現得最為明顯。
傳說中,厄尼諾人原本也能操控“娑”,只是被大母神剝奪了這種能力,於是,他們將遠古時代那些尚未獲罪,能夠像神聖動物一樣以“娑”增強自身體魄的先祖稱為“娑代帕納蘇”。
聽罷李涼終於鬆了口氣。
海灘附近見到的那頭名為“烏奇”的野獸確實對靈有反應,而且輸入其體內的靈有種沿著軀幹流動的趨勢,當時他就覺得很像道術。
那種“先天道術”勉強稱得上“操控”靈,也許還能帶來一些特殊效果,但與真正的“天靈”天差地別。
烏奇賽口中的“天靈”應該是一個“轉譯謬誤”。
由於語言資料貴乏,人類目前使用的通用翻譯器仍然是採購自泰倫薩同盟的民用版本,工作時先將輸入語言翻譯成泰坦通用語,再轉譯為使用者需要的語言。
這樣的翻譯過程,足以應對日常交流,可一旦涉及複雜概念,便會出現偏差。
“天生可以操控靈的生命”以精靈語表達,經泰坦通用語轉譯為漢語,結果變成了“天靈”。
“虛驚一場”後,李涼緊接著想起另一個奇怪之處。
句僂年邁的潘亞魯姆不僅叫他“娑代帕納蘇”,還稱呼他“帕蘇”,“貝來亞呼喚”給出的翻譯是“領路的先知”,這和先遣軍掌握的情況截然相反。
在科拉克的介紹中,帕蘇氏族地位低下,氏族成員活著的唯一意義就是被吃掉,甚至“帕蘇”這個詞本身就是句罵人的髒話,怎麼到他這兒,變成了“領路的先知”?
聽到這個問題,烏奇賽明顯猶豫了一下,低聲以厄尼諾語和身旁的潘亞魯姆交流起來。
“主持祭司的母親,先知在詢問帕蘇的秘密……”
李涼剛聽了半句,腦海中浮現的“翻譯”戛然而止。
稍一感知,他發現短短半個小時之內,“貝來亞呼喚”消耗了雙環域戒近一半靈儲。
難怪魔法師們都在中央總域活動,像暗靈總域和基理世界這種靈的荒漠,實在不適合施放魔法。
等他回過神來,準備再施放一次“貝來亞呼喚”時,對面已經交流結束。
烏奇賽以精靈語吟唱:“奉著大母神的旨意,代表帕蘇從天而降的先知,當光明神第三次返回光明王座之後,大母神的子嗣將舉行救贖祭祀,潘亞魯姆只在萬古墓地為你講述帕蘇的秘密。”
注意到眾人不明所以,先遣軍語言專家趕忙解釋:“她說後天晚上,厄尼諾人要去一個叫萬古墓地的地方舉行祭祀,到時候潘亞魯姆才會說出帕蘇的秘密。”
李涼點頭,瞥了一眼四周圍觀的人群,衝烏奇賽說道:“那就先帶我們去氏族議事會。”
《吞噬星空之簽到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