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這大漢殺了人?
可殺了人咋還堂而皇之的往城裡運?真當守城的兵卒是吃乾飯的呢。
許三花有些好奇,但馬車晃晃悠悠的進了城,走過一條條繁鬧的街道,很快就停在了一座古樸的大宅子前,就容不得她好奇別的了。
這座賀家祖宅據聞已經是百年的歷史了,每年花費不少銀子修繕,雖是年代久遠,但依舊能住人,且有歲月的沉澱,看著古樸而典雅。
賀家祖上是商人出身,在當時的雲昌縣就是大富戶。
士農工商,本是最低等的了,有些銀子,也是讀書人嘴裡的銅臭,是被看不起的。
當時的賀家那位祖先經商是一把好手,錢多得幾輩子都花不完,但有錢能有什麼用?見了官還不是得點頭哈腰?
所以,正好碰到當時的新皇重商,允許商賈之家的人報考科舉,賀家先祖就專門花重金請了西席回來教兩個兒子讀書。
所幸兩個兒子都有讀書的天賦,雖說一直到死也沒能如賀家先祖期望的那樣入朝為官,但也都是中了秀才的。
這可算改變了賀家世代經商的地位。
而真正入朝為官,那就是賀老爺子了,這也算是徹底改變了賀家的門庭。
當年賀老爺子一朝中了狀元,那可是整個雲昌縣都熱鬧了好幾年。
後頭賀老爺子一步步平步青雲,官拜太子太傅,太子登基,他就是帝師,風光無限。
連帶著,賀家宗族,在雲昌縣也是了不得的。
不過如今的賀家長房嫡支一共就兩支,賀老爺子又是長房的長子,歷來的規矩,長子分家產的七成,所以當初長房分家的時候,就分得了這賀家祖宅以及諸多田產。
另外的賀老爺子的親弟弟,分得了剩下三成裡的一半,如今是賀氏宗族的族長,打理著宗族的祭田等,也替賀老爺子打理著祖籍的這些生意。
另外一支嫡支,血脈也是跟賀老爺子最親的,跟賀老爺子正是親堂兄弟。
其餘的,還有幾個庶房的庶房之類的,以及其他旁支的後人,數不勝數。
總之,賀家佔據了雲昌縣足足三個坊市的宅屋,那都是賀家人。
只不過,也不都是所有的賀家人都有錢罷了。
分家本就是長子分七成,庶子分不了多少,一代一代的往下分,到如今,好多旁支,也只是跑腿下力的。
總的來說,也不都是所有賀家人都是吃香喝辣的。
賀璋的親叔爺如今的賀族長是個公正又為族人考慮的人,所以,賀家名下的田產鋪子什麼的,需要用人的,也都是優先用賀家族人子孫的。
只要踏實肯幹,總歸是餓不死的。
又有姓賀這點庇佑,在雲昌縣的日子,也難過不到哪兒去,起碼不會被人任意欺凌。
像賀璋這樣的嫡支長孫回來,能夠被他行禮見上一見的,也就只有賀族長一家,和親堂叔爺一家。
儘管只有這兩家,但那人數,也是多得很的。
許三花見了一圈,喊了一圈人,也被一圈人行禮拜見,全程下來,記得住是誰的也不過少數。
等到終於將人都送走,可以洗洗歇下了,許三花才鬆了一口氣。
親戚太多,也實在費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