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強大的精神意志和心靈力量,驅除心魔,晴空萬里,雜念不生。入定的情況下,自身的各種潛能都會得到大量開發。可以用心靈溝通,一股精神意志激射過去,冥冥之中,能感知他人心靈,看到對方的思維和想法。
說得通俗一些,就是俗稱的讀心術。
此刻,吳道透過心靈之力,卻是觸碰到了師妃暄的思維,看似打坐寧神,實則內心思緒雜亂,已經亂象叢生。
若是師妃暄此刻真氣沒有被封鎖,怕是已經走火入魔了,氣息浮躁,隨著吳道的話音落下,師妃暄的心靈更是波動不止。
“還剩下六天,看來你在梵清惠的心裡,分量也比不上傳國玉璽啊。”
好似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師妃暄猛然睜開了眸子,剎那之間,卻是流轉著一絲驚慌與恐懼。
“看來這慈航劍典亦是涉及心靈之道的修行,這是可惜這師妃暄心境不足,若是能抵擋住我的話鋒進攻,穩固自身心靈,說不得便能踏入入定,或者說常定境界,也即是此方世界的劍心通明之境。”
觸類旁通,師妃暄卻是淪為了吳道的一個試驗品,從師妃暄身上,吳道卻是看到了慈航劍典另闢蹊徑的心靈脩煉之法,藉助天下正道之大義,凝聚仙胎,或者說,心靈境界當中的胎息境界。
胎息境界,思想、精神、心靈、靈魂、細胞呼吸,攝取外界的一些養分和能量。完美的塑造身體,使得體型完美,骨骼堅韌,肌肉結實,器官強化,凝聚成生物能,干涉物質。
而慈航靜齋的仙胎,亦是胎息境聖胎的一種,聖胎則是心靈和能量的一個結合體,道家叫做元嬰,西方的教派稱呼為聖靈。結成聖胎,心靈和天地靈氣結合在一起,能夠直接出現在物質界,就有了神通。
不過結成聖胎之後,如果不時時刻刻注入天地靈氣,就會胎死腹中,而這在大唐世界當中,以此方世界的天地靈氣濃度,唯一的選擇就是,破碎虛空離開,否則必死無疑。
也正是如此,在吳道的推演當中,慈航靜齋的創始人地尼,就算閉死關成功,恐怕也一定破碎離開。
“不過,這般手段,也可以借鑑一二,匯聚天下大義,進而輔助自身心靈脩煉,這樣的方式,值得研究。”
想到此處,吳道轉頭看向另外一側,那裡,正是人聲鼎沸,一個小一號的比武場之上,卻是有著三道人影交錯戰鬥。
正是寇仲、徐子陵正在與宇文閥的高手戰鬥,歷經三天的時間,先後經歷了不下五十場戰鬥,寇仲二人的戰鬥經驗在飛速增長,同時,在巨大的壓力之下,他們二人的修為,已經瀕臨後天境巔峰。
“若是他們一路無敵,怕是也能借此機緣,踏入宗師境。”
感受到寇仲與徐子陵二人身上,那一絲絲淡淡的心靈意志力量,吳道卻是暗自判斷,而後,吳道將目光轉向了另外一側,在哪裡,吳道感受到了一個混亂的心靈。
佛與魔的意志在交錯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