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一片風平浪靜。
在這個世界上,戰火正在蔓延。而邊城和昆吾城明明是溝通南方和中土重要節點,但卻似乎是一個颱風眼,暫時被戰火所遺忘。以至於邊城大夫居然有閒情逸致在這個時間點出去狩獵。
不只是狩獵這麼簡單,邊城大夫張成最近對於占卜也頗有興趣。
當然在這個年代,不管是狩獵還是占卜,都是高雅正常, 符合大眾口味的業餘愛好。
在邊城大廳裡,張成看著擺放好的占卜用品。
這個世界通常的占卜手段並不是什麼塔羅牌水晶球或者筆仙來算命,最主要方法就是用火焰燒烤某些固定的東西。最常見的就是烏龜殼。
不過龜殼也有講究,需要一定的大小。這種大小的烏龜如果抓不到,那就使用次級品,牛骨頭,而且是肩胛骨那種大而平整的東西。
“公子, 這是從楚國人那裡購買的占卜用具。”信華說道。
一年時間,原本只能說跑的很快的少年又長高了一些, 都快接近張成的身高了。現在他就是領地內的信使,負責傳達領主的各種瑣事。
就張成所知,占卜通用的方法就是通神,首先在神像(或者神祇徽記)面前點燃祭祀火焰,唸誦神祇尊名,在火焰中獻上各種比較常見的祭品,最後將占卜用具(烏龜殼或者骨頭)放在火焰上燒灼。等到烏龜殼被燒裂之後,你就可以透過裂開紋路來判斷神祇給予的啟示。
這種儀式看似簡單,但具體實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別的不說,最大的問題在於:你不確定神祇會不會對你的獻祭有反應。
如昆吾大夫對祝融,那是不用擔心的。那可是祝融的親兒子,稍微祭品過得去一點,不要太寒酸,祝融就一定會給予回饋。
但是如果換成其他人, 比方說黃公來獻祭, 那祝融很可能只收祭品不幹活——如果祝融對於黃公有所不滿, 甚至壓根給出一個相反的結果。所以這個占卜只能說比較玄學, 可以參考, 但不能完全相信。
除此之外,對神祇的提示給予解讀也是個麻煩。通常普通的貴族是看不懂的,必須要專業的牧師,也就是巫覡來進行判斷。但誰也不能肯定這巫覡就會說真話。
想要真正的確保有明確無誤的結果,那就必須進行高規格的獻祭。那個開銷就比較大了。
別說士人了,就連昆吾大夫這樣的領主也很那支撐。
之前昆吾大夫為了瞭解戰爭的狀況,對祝融進行了一次比較高規格的獻祭活動,得到了祝融虛像的指引。這才知道天子和太子都已經不幸遇難了,此外還從虛像中看到了張成(身體的原主),明白他是試圖保護太子的隨從。雖然最終太子還是死了,但昆吾大夫也因此對張成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昆吾大夫尚且如此,更別說其他人了。
所以這個世界雖然有無可置疑的鬼神存在,但大家也不是完全遵循鬼神的指示做事。張成過去一直對這方面沒什麼興趣,邊城之中也沒人覺得不對頭。現在他突然有興趣了,大家也覺得很正常。
不過大巫絕對是例外。
大巫的占卜是近乎零成本的,卻絕對準確。大巫可以占卜幾乎所有事情,包括自身。
雖然通常只能在“大凶”“小兇”“大吉”“小吉”中選一個, 但已經很厲害了。
所有的大巫都會這一招, 包括張成認識的巫員和巫青兩個。
可惜的是, 這種特權是大巫獨有,別人是學不會的,或者說,學了也無法生效。所以張成過去也壓根沒考慮過去學習。別說學習了,甚至沒想過去了解占卜的細節。
但未來真的難以預料……現在他居然變成大巫了。既然變成大巫,他怎麼都要學學占卜了。
“楚國人的占卜用具,就這些嗎?”張成看著面前的各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