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方應物乘轎回會館,並沒有一直到會館門口才下轎子,而是在隔離一條街道的地方下轎,然後步行回到浙江會館。這樣就可以避免會館中有相識的人,從轎子線索分析出他的去向。
方應石在院中來回踱步,看到了方應物,他才如釋重負,“秋哥兒你半夜這一去,可急死我。”又問道:“今天還去通政司和錦衣衛那裡麼?”
方應物想了想,這兩個地方已經沒有必要再去了,現在只需要等待就是。何況當前局面複雜,還去高調的出風頭容易遭遇意外。於是便答道:“不去了。”
方應石又問道:“今天不出門了,留在會館修養?”
方應物再細想,這幾天真沒有什麼重要事情了,自從進京以來,難得有這樣微微放鬆時候。一時閒暇下來,還真有幾分不適應。
不過還是有件事情要辦的,那就是替人送信要送到。如今手頭裡還有好幾封信,比如商相公寫給兒子商良臣的,洪松寫給族叔洪廷臣的。
前陣子他忙於奔波於通政司和錦衣衛刷名望,沒有時間一一去找地方送信,主要原因也是不能指望這些收信人救父親。現在既然暫時清閒下來了,那麼就該抓緊時間把信都送到了。
打定主意,方應物便帶上信件出了門,先去了翰林院給商良臣送信。商良臣是成化二年的進士,然後進了翰林院,如今擔任編修。歷史上商良臣默默無聞,好像最高也就做到了侍講,也許是父親光環太過於耀眼的因素。
在翰林院大門外,一回生二回熟,方應物將信件遞給了門官,然後站在門廊下等待迴音。
沒過多久,門官迴轉傳話道:“商編修請你進去說話。”
便有雜役引著方應物向裡面走去,一路看來,這翰林院裡樹木森森,確實清幽雅靜。
一直走到了學士公署,仍沒有停步,又繞過公署來到了後面。方應物就看見一片空地,中有兩顆柏樹,柏樹旁邊建有一座亭子。
此時亭子中有七八個人,都是寬袍大袖,儒雅不凡。眾人各自圍坐,一邊品茗一邊暢談詩文經史。
那雜役見方應物看得入神,便主動介紹道:“此兩顆柏樹名曰柯柏,亭子名曰柯亭,名字皆來自於景泰初年的狀元學士柯潛。”
這個人方應物倒是知道,也是翰林院裡一代文宗,掌院事的學士。他在翰林院裡呆了二十來年,堪稱宗師級人物,也教匯出許多弟子,如李東陽就是。
這位柯學士身居翰林,卻喜好山水隱逸之詩,與當時流行的臺閣體不大相同,是翰苑風流的代表人物,不過前幾年掛掉了。
卻說方應物走到了亭子邊上,亭中人仍舊在談笑自若,卻有個眼尖的瞅見了方應物,遙遙指著問道:“亭下青衿者何人?”
貌似輕佻的話,卻引起了一陣輕輕地鬨笑。
這充滿了優越感的詢問,這叫方應物很不爽,用得著刻意顯擺你們都是翰林而別人只是秀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