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昇在地心附近取出了部分樣本,又在反向漏斗那一側取了部分樣本。
在鑽石山中冷卻後,拿給了實驗室研究。
實驗室對這兩塊樣本進行了詳細檢測。
根據檢測結果,基本可以斷定。
第一,同一種元素的話,反向漏斗那裡的跟地球上的沒有區別。
第二,反向漏斗裡的樣本,在熔點、超導臨界溫度等指標上都高於地心附近取到的樣本,這證明反向漏斗內的壓力更大。
這下子楊東昇心裡不但沒有豁然開朗,反而更加疑惑了。
這個反向漏洞既然真實存在,那麼它到底在哪?
他將凍成固體的氫放進了反向漏洞內。
這些氫也是直接氣化了,不過卻沿著漏斗先傳到地球這邊,然後才一路往上躥。
由此判斷,漏斗那邊不可能是木星、土星那樣的氣態行星,那玩意外圍主要是由氫、氦構成的。
雖然也有岩石和金屬組成的核心,但是壓力比地心大太多。
如果地心和木星核、土星核連通,在巨大的壓力下,木星和土星中的物質會直接噴出來。
對面應該是一顆體積比地球大很多的岩石行星。
太陽系內沒有這樣的行星,因為地球就是太陽系內最大的岩石行星!
……
楊東昇又換了一種方法,先將一顆已經極為純淨的鑽石山移動到靠近地表的地方。
待鑽石冷卻後,再放到格陵蘭島的萬年冰川下,將一塊凍成固體的氫放到鑽石山中。
最後又從反向漏斗內弄來一塊金屬放進去,金屬塊隨即氣化了四周的鑽石,並且發生了輕微的膨脹。
這一次氫氣化後倒是沒跑,但是也沒有變成金屬氫——壓力還是不夠。
2017年新年到來之前,楊東昇趕往橫琴島,參加了東昇半導體首條10奈米制程生產線投產儀式。
他乘坐的是商飛集團的arj21公務機。
這架飛機基本上達到了楊東昇的預期——不奢華,但是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