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富礦> 第277章 填補國內空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7章 填補國內空白 (2 / 2)

變壓吸附法就是利用沸石分子篩對氮氣的吸附能力更強,使氧氣在分子篩在另一端富集。當分子篩吸附的氮氣接近飽和後,降低分子篩上的壓力,讓氮氣釋放出來,使分子篩得到重複利用。兩個以上的吸附床輪流切換,便可連續生產出氧氣。

原理很簡單,但是製造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就像後世的光刻機、航空發動機一樣,原理我們都知道,但我們國家就是做不出來,為什麼?

後世我們經常在新聞中看到,某個專案國產化率達到了90%,甚至95%、97%,總是差一點達不到100%,如果你仔細去看看,就會發現那些沒有國產化的通常都是風機、壓縮機、泵、閥門、儀表、感測器等裝置。

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在變壓吸附技術上,我們的起步並不完,但是我們國家的壓縮機不行,電磁閥不行,自動化水平不夠,一系列問題導致我們國家變壓吸附製氧裝置可靠性差,技術、經濟指標落後,不得不去國外進口裝置。

一旦失去了市場,企業也就失去了生產的動力。

八十年代以來,在國際上更高吸附分離效能的沸石分子篩的相繼開發利用,工藝流程的改進,變壓吸附技術快速發展的時期,但是我們國家原來從事變壓吸附製氧裝備研製單位的專案卻相繼中止,同國外的差距越來越大。

其實仔細看,我們國家很多產業都存在這種狀況——起個大早晨,卻趕了個大晚集。

與省冶金設計院合作的另外一個專案就是熱風爐。

後世我們國家雖然是世界第一大鋼鐵廠生產國,但是卻利潤微薄,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固然是上游鐵礦石生產商壟斷,幾大礦山肆意提價造成的。

自然資源條件是天生的,我們很多人就算看到了也無法改變。

但是另外一方面很多人卻沒有注意到,我們的冶金裝置也存在被外國壟斷的情況,比如大型高爐的熱風爐、爐頂裝置,還有軋鋼裝置、真空迴圈脫氣爐等這些東西,我們基本都是依賴進口。

以我國鍊鋼行業長期排名第一的滬上鋼鐵廠為例,高爐那一堆東西基本來自於日本的新日鐵,而將鋼材進一步深加工的2050毫米熱連軋機,機械部分是德國西馬克製造的,電氣部分是德國西門子。

這些裝置的價格動輒幾億,十幾億,乃至更高。

而且這些東西還不是一錘子買賣那麼簡單,買了外國的裝置,還要買外國的服務,很多工業裝置後期的服務費才是大頭。

可以說一上一下,利潤的大頭基本被外國人拿走了,我們國家的鋼鐵產業,留下了巨大的汙染後,利潤率往往甚至還不容易以吸血聞名的代工廠。

……

現場除了那人介紹的聲音,就只有稀稀落落的喝茶聲。

對於能夠打破國外壟斷的技術,楊東昇當然會支援。

搞低端技術,然後去跟人家打價格戰,事實已經證明是沒有前途的,否則楊東昇就會高高興興的去接手家電廠了。

但問題是楊東昇前世見過不少專案,打著填補國內空白的旗號,最終卻是騙科研經費,“漢芯事件”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尤其是面前這群人,剛才光是分座位,他們就折騰了半天,有好幾個人的派頭比楊東昇見過的市領導還要大,他們領導的這些專案到底是真的能填補國內空白,還是投產即落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