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鋼鐵廠老闆之間互相爭鬥已經是家常便飯,目前他們正處於一種非常微妙的平衡狀態。
一旦有一個家猛然壯大,完成大魚吃小魚的過程,就會像推倒多米諾骨牌一樣,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
偏偏這時候,劉氏兄弟因為貿然進入煉焦行業,資金枯竭,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搶奪勝利果實,他們什麼也做不了。
一步落後,步步落後,這一小步的失利,可能就關係到他們未來是吞併別人,還是被別人吞併。
他們不知道,在原歷史上,幾年之後,他們就算不會因為順河鐵礦石枯竭,退出這個行業,也會被認定為落後產能而淘汰。
楊東昇的話已經說的夠明白了,但是劉興邦卻似乎還有點沒有反應過來。
實際上劉興邦從來都不是一個足夠機敏的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還試圖賄賂楊東昇。
“劉總有沒有想過從外面引入一個人來?”楊東昇只能直接挑明瞭。
這些鋼鐵廠老闆內鬥是真的,但排外也是真的,張總家裡發生了這麼多事,楊東昇之前竟然一無所知。
進入鋼鐵廠老闆這個圈子,楊東昇需要一個引薦人,目前看來,劉氏兄弟是最合適的人選。
劉氏兄弟肯定不想看岑氏鋼鐵廠做大。
劉興邦愣了一下,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楊東昇,然後想明白了什麼似的似笑非笑的看著楊東昇,“楊總不會是想進入鋼鐵行業吧?”
劉興邦雖然不像剛才反應那麼大,但是這個反應上的差別,讓楊東昇忽然意識到,與不希望對手發展壯大相比,這些鋼鐵廠老闆更不希望楊東昇進入鋼鐵行業。
楊東昇本來已經控制了順河大半鐵礦石的供應,他再有了自己的鋼鐵廠,那麼他們所有鋼鐵廠老闆,就只能等倒計時了。
後來世界三大礦山,沒有一家有自己的鋼鐵廠,不是沒有原因的。
澳大利亞是因為缺水、人力成本昂貴,但是巴西可不缺水,人均GDP也比中國低。
實際上別說自己開鋼鐵廠,巴西想買船,自己搞航運,都險些沒搞成。
當時鐵礦石海運是日本人當家,就算是中國進口的鐵礦石,也是由商船三井、日本郵船、川崎汽船等日本海運企業掌握的。
想漲運費就漲運費,想什麼時候送到就什麼時候送到。
後世手機行業,高通、聯發科只做晶片,不做手機;華為、蘋果、三星自己造晶片,只能自己用。
他們尚且要如此,就更不要提楊東昇了。
楊東昇一旦進入鋼鐵行業,不但不會成為自己的助力,反而會立刻成為所有鋼鐵廠老闆的公敵。
這可比漲幾塊錢的鐵礦石價格,嚴重多了。
“當然不是!”想明白了這些,楊東昇一笑,“只是我正好認識幾個人,他們聽說了張總廠子的事,也想進入鋼鐵行業,我保證他們沒有鐵礦沒有任何關係,劉總認為怎麼樣?”
“我個人支援你的人!不過國邦鋼鐵廠怎麼做,我還要跟我哥商量!”劉興邦果然是不希望岑氏鋼鐵廠做大。
楊東昇告辭離開。
坐在車上,楊東昇陷入了猶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