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股本,5000萬股。
林嶺東獨佔80%,佔據4000萬股,董事會攏共5人,繼用馬代的董事會班底就行,其餘的董事成員,就是掛個名字。
上市計劃同步建立。
馬代那邊比較草蛋,他提出的上市計劃被擱淺了,對方始終下不定決心開放股市,其一,是害怕被林嶺東幕後操縱,其二,是害怕外資入侵。
華國不一樣。
深市與滬市早就辦起來了,目前國內的股票都賣瘋了,只要上市就血賺,92年最瘋狂的時候,上證指數曾拉到1429點的高位,股票總成交金額247億,93年經濟過熱開始整頓,未來將持續三年的大熊市,可即便這樣,也始終維持在500點左右,之後就一路走高。
算起來時間正好,三年之後上市既牛市,股民的熱情充分,投資環境也出來了,林嶺東當然要早做準備。
5000萬是必須的。
不能低於這個數。
因為上市公司的註冊資本,最低就5000萬。
在華國的公司法中,股份公司的認繳金額,預設是1元1股,等發展個幾年,利潤起來了,資產增加,在股數不變的情況下,股價就會增加。
壯大三倍以上,有個3元一股,總資產有個1億左右,最好是兩億,就達到上市要求了。
可兩三元的股價太低,股民們通常都不會卵你的,頂多上個創業板,至少要拉到10元左右比較穩妥,爭取主機板上市,到時候資金不夠,就勢必會融資讓出股份,再交給卷商發行。
要興建一座矽片廠,不是件容易的事。
各部門通力協調,也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搞定了合約事項,就交給羅伯特領銜的投資團隊全權負責,公司註冊審批也同步進行。
一晃半個月過去了,不停的簽字,出席各種簽約儀式,注資驗資,總算是初步搞定,嶄新的名片到手,林嶺東抽出一張,遞給對面的郭大老闆。
“恭喜恭喜,祝老弟策馬騰飛,宏圖大展,一往無前。”
郭老闆提起酒杯,與林嶺東輕輕一碰,雙方都滿是笑意,鬼才知道,想在大陸取得外商身份,究竟有多麼艱難。
林嶺東也終於騰出時間,在羅湖大酒店西餐廳,宴請郭大老闆。
至於南海酒店?
還是算了,有一座金山也經不起這樣的揮霍,早就搬出來了。
“不容易啊,我當年光接觸談判就花了兩年,你算是趕上了好時候,現在簡化流程了。”郭老闆笑著說。
林嶺東叉起一塊牛排,放嘴裡嚼了起來:“出去到是容易,再想回來,可就艱難了。”
郭老闆:“你要相信物有所值,在大陸投資很不錯的,你的工廠呢,打算什麼時候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