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進一步呢?
要達到更精細化的控制,就需要數位電路,加“程式設計”。
在晶片上加入晶振時間軸,再加上兩個儲存模組兒,一個用來寫入和儲存程式,一個用來執行程式。
一個小小的封裝單片,可以達到一臺小小電腦的作用。
小至辦公裝置,家用電器,空調,冰箱,洗衣機,大至航空航天,自動化工業控制,包括那幾十臺單晶爐的控制檯,都交給微控制器負責。
它是嵌入式的,嵌入到產品本身,只需要很小的一個地方,就可以達到智慧化控制。
英特爾公司在1980年推出了一款8051微控制器,流行了幾十年經久不衰,針對51微控制器的玩法也是多種多樣,可以完美適應大部份的工作場景。
仿造的51微控制器不要太多。
生產簡單,價格高昂,完美的牟利產品。
&np3,那才是血賺。
先搞51量產,再搞z80,未來還有幾款大火的微控制器可以抄襲。
2微米的製程完全足夠了。
只要裝置不壞,可以支撐他做到2020年,仍然有利可圖。
接下來,再去參觀另一座電子廠,總投資700萬那家,擁有自己的產品。
只參觀一陣,林嶺東直接pass掉。
臃腫不堪,裝置老舊,想轉型要付出巨大的精力,產品也跟不上,在他眼裡沒有價值。
又花了一段時間,反覆挑選,就那一家比較適合。
決定了!
接下來的半年時間,林嶺東屬於忙瘋的節奏。
鉻礦石,最終以630美元的價格拍給寶鋼,獲利3700萬美元,與寶鋼的初步合作也已經談妥,對方非常滿意甘島的礦石質量,長期合作的基調是定下了,鐵礦石源源不斷的從蘇丹拉回本島。
礦石生意基本理順。
在班加羅爾的晶片產業,也已經初步搞定,廠子已經收購下來了,人員方面大肆招聘,花高薪組建了一個強悍的班底,由安娜出面,在尼康公司訂下了一套2微米生產線,總價格1300萬美元,核心員工全都是曰本人,每年將百萬年薪。
再過一段時間,需要林嶺東親自往日本跑一趟。
航運,礦產,碼頭建設暫時不急,晶片產業也初入正軌。
到現在,就只剩貿易公司沒有搞定了。
林嶺東只恨分身乏術,攤子越扯越大,卻沒有足夠的現金流補充進來,必須要貿易來填補,形成一個足夠長的現金流程。
有源源不斷的現金補充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