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等兩年吧,搞幾艘滾裝船,隨便拉一些虎頭奔回去也要賺翻,廣東大佬可是很喜歡這個的。
短短的半個小時,來到東海港。
具體說來就一個字,大!
僅他的岸橋來說,馬爾地夫,林嶺東的科盧馬杜港,僅僅200米岸橋,就花費百萬美金。
阿姆斯特丹7個港池,所有的岸橋加起來,有20000多米長。
堆場中,連空箱子都碼放十幾層高。
記憶還是很清晰的,東海港這一片變化不大,繞過倫勃朗廣場,到達蘇伊士港池,港灣大道,這邊一溜的甲級寫字樓,外牆都採用玻璃裝飾,都是跟外貿配套的,駐紮了成千上萬的貿易公司。
海關大廳,旁邊就是期貨交易市場,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下車,林嶺東也是內心火熱,看著前方的人頭湧動,一個個小攤兒,廣告牌兒,似地攤兒一樣到處擺著,花花綠綠的電子顯示屏,熟悉的感覺終於回來了。
嘴角,露出一抹難言的笑容。
這才是商人的舞臺。
買船,光是跑船運,有什麼意思?
跑船的,始終是個車伕。
貨物的利潤,永遠比運費要高。
開啟歐洲市場,可不僅僅是藥品這麼簡單,還需要大宗商品支援,這才是正道生意,黑白通吃,沒有正貨壓箱,私貨不一查就翻?
林嶺東搓了搓臉頰,讓自己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也是意氣風發,摩拳擦掌。
“好了,開始吧,先搞兩手試試手感。”
交易中心,始終地勢有限,這個年代可沒有什麼網站,不像以後的外貿交易,坐在辦公室,搜搜關鍵詞,就可以將所有產品一網打盡。
報單,詢價,接接電話,都可以在網上進行,在鍵盤上噼裡啪啦打字就行了。
現在這階段,資訊差非常嚴重,全靠現場接觸。
所以,現在的交易中心外邊,就跟菜市場一樣,貨主,採購商,支起了一個個小攤兒,密密麻麻,已佔滿了整條街道,光人頭來講,最少也是好幾百人之多。
他們這副豪華打扮,一看就是有錢的主。
還未走近,一大群西裝革履的中介就湊了上來,遞著名片,說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