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嶺東:(⊙⊙!!!
挺會甩鍋的啊?
公司垮臺,丟到三大組織頭上了。
可不得不承認,老伊萬說的是實話。
蘇聯不差的。
不論是領土面積,科技,產能,自然資源,地理條件,地緣政治,勞動人口,這些方方面面,蘇聯無論從哪一方面講,都不遜色於米國。
唯一差的,就只有氣候條件。
它的失敗,輸在貿易模式,與貨幣政策。
作為世界兩極,蘇聯和米國,有著截然不同的貿易模式。
蘇聯,採用的是分配貿易,鳥籠經濟。
貨幣政策比較單一。
在東歐加盟國強制發行盧布,透過對外援助,促進周邊國的盧布對口結算,形成一個強大的貨幣聯盟。
盧布,成為主權貨幣。
這樣做,對於一個強大的蘇聯,當然沒問題。
可對於一個衰退的蘇聯呢?
問題可就大了。
要了解貨幣,就必須要講匯率。
什麼是匯率?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理解。
總共就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大英帝國時期。
17世紀,英國靠著殖民經濟與海上貿易,成為世界頭號強國,英鎊成為了世界貨幣,這時期確定了金本位制。
英女王宣佈,9.1英鎊=1克黃金。
世界各國,都釘住英鎊來計算匯率。
比如民國時期,10塊大洋,就等於1塊英鎊。
瞄準一種貨幣的,叫做固定匯率制度,也叫釘住匯率制度,釘住英鎊。
可最大的問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