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有著海量的優惠政策,廉價的地皮租金,綜合稅率減半,原材料以及裝置進口關稅全免,專供海外投資,產品大量出口,承接港島的製造業轉移升級。
一個開放的商業天堂。
短短十年之間,便從小漁村成長為國際大都會。
有一位老人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只不過,這個圈也太,太,太大了點。
其面積達到了300多平方公里。
溝通粵港澳,連線兩岸三地。
阿貓阿狗是不讓進去的
於是,在東莞與深圳之間,修建了一條長達80多公里的邊防線,用3米高的鐵絲網攔腰截斷,修建巡守公路,檢查站,駐守大量兵力,以確保特區的安全。
如果是外地人想去深圳,必須經歷政審,辦理邊防證,身份證,如果是年輕女孩兒,還需要未婚證明。
檢查極其嚴格。
除此之外,便只能偷渡。
由蛇頭帶領,經耕作口和剪開的鐵絲網鑽過去。
即便僥倖進去了,也是三天兩頭查暫住證。
要是被逮到?
不好意思!
最輕鬆,也是丟樟頭木幹半個月苦力,挖沙子,遣送費掙起來了,才安排火車遣返本地。
但廣東人就無所謂了。
經濟特區,最早還不是廣東人撐起來的?
尤其是東莞一帶,到深圳淘金務工的很多,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辦理邊防證。
普通的廣東人,去特區一般是搭小巴。
乘車兩小時,排隊兩小時,去南頭,沙灣,背仔角幾個檢查站入關。
但商務人士卻不一樣。
可以搭廣九鐵路,乘坐專門的商務艙,經羅湖口岸入關,下車就是市中心了。
“東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