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佔奎和郭恆明沒有表態,因為他們知道高九是不希望在桃花山打這一仗,他多次提出要將桃花山裡的人全部轉移到金三角去,估計高九這一次應該還是這個想法。
高九現在真的是這個意思。他認為小鬼子就快要完淡了,沒有必要再跟鬼子在這裡打這麼一場大仗。以前鬼子曾經多次進攻桃花山,但是日軍的兵力不足,而且後勤補給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約,因此桃花山才守住了。
這一次不同,日軍可是要把山東方向的日偽軍全部集中到桃花山來。儘管桃花山游擊隊佔據著地理上的優勢,可是如果鬼子的人數足夠多,即使拼消耗最終也不敢保證能夠守住桃花山。就算是最後打贏了這一仗,桃花山游擊隊的人最少也得損失一半以上。這實在是划不來。
高九說道:“鬼子這次來的可不是三兩萬人馬,而是整個山東的日偽軍,兵力少說也得有30萬,咱們不能硬拼。
如果咱們的老弟兄傷亡過半,就算守住了桃花山又有什麼意義呢?我的意見是放棄桃花山,立刻向金三角轉移。”
王佔奎和郭恆明表態,支援高九的意見。
張全、杜生喜和馮秀才他們仍然堅持要留在桃花山,這裡傾注了他們太多的感情,他們表示誓與桃花山共存亡。
高九現在才發現,由於自己去金三角發展,他和留在桃花山的老弟兄之間已經產生了分歧,過去親密無間的兄弟關係也產生了微小的裂痕,這可是高九最不願意看到的。
他理解杜生喜和馮秀才等人對桃花山深厚的感情,一時之間也有些猶豫了起來。
他認為現在的這種氣氛下,接著在會議上進行討論,很難解決分歧,搞不好還有可能會激化矛盾,於是他宣佈散會,想在會後單獨找留在桃花山的各位頭領交換意見。
高九首先找了張全,張全知道他要說什麼,他說道:“九爺,俺知道你讓俺去金三角是一番好意,可是俺是山東人,不想離開家鄉,打完仗後,俺還想回家重建俺家的酒坊。
俺的父母家人都留在了山東,俺想守在他們的身邊。”
高九說道:“你的心情我理解,我也是山東人,可是咱們是土匪,打完仗後,無論是果府方面還是地下黨方面,他們得了天下,都容不下咱們的。難道你們一輩子就留在這桃花山上嗎?”
以前這些話高九跟張全他們已經說過多少次了,可是張全他們並不這麼認為。這些年來,無論是果府方面還是地下黨方面,桃花山游擊隊對他們的幫助都很大,他總覺得無論是哪家得了天下,應該也不會難為桃花山游擊隊的人。
最關鍵的還不在這裡,山東自古匪患猖獗,自打張全記事以來,山東一直都是這樣,亂七八糟的,官府對那些土匪基本上沒有什麼好辦法。如今桃花山上的游擊隊實力強大,在這裡佔山為王,日子過得很舒坦。
金三角那裡雖然也很好,可畢竟是遙遠的南方,張全實在是不願意去那裡,會令他有種背井離鄉的感覺。
留在桃花山上的游擊隊員們當中,有很多人都是張全這樣的想法。
高九儘管威望極高,又是大當家的,可是也很難說服這些人。
他苦口婆心地跟張全說了半天,張全還是堅持要留在桃花山。
高九無可奈何,又去找了杜生喜。
杜生喜跟張全的想法完全一樣,他在老家已經沒有了親人,趙雪梅就是她最親近的人。雪梅的家就在桃花山下的桃園鎮,他也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故鄉。
梁世虎和耿華等人也是這個想法,他們都不願意去金三角。
最令高九感到頭疼的是馮秀才和王三娘。若論關係的親近,在桃花山游擊隊當中排在最前面的就是高九和馮秀才。
馮秀才和王三娘早知道高九要來找他們談話,已經提前備下了酒宴。
看到高九過來了,馮秀才也主動說道:“大當家的,我知道你是為我們好,桃花山這裡也的確比不上金三角。
可是金三角畢竟太遠了,氣候又那麼炎熱,我和三娘都適應不了,再加上我歲數大了,在桃花山也住習慣了,實在是不想動地方了。再說了,咱們現在有飛機,我和三娘想大當家的了,可以飛過去看望你。就讓我們留在這裡吧。”
高九實在是說服不了這些人了,他十分無奈,只好告辭離開了。
回到了住處之後,高九跟王佔奎和郭恆明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