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九當即用電報跟八路軍冀中軍區取得了聯絡。
正定縣小李莊。
八路軍冀中軍區第四軍分割槽第一團團長王栓子,原來是東北軍691團的一個連長,是個地道的東北人。他今年28歲,快人快語,滿嘴東北的大餷子味兒。
政委於天明也十分年輕,今年只有26歲,原來是北平燕京大學的學生,也是一個東北人。冀中軍區主要的骨幹很大部分都來自東北軍691團,這些東北人背井離鄉,來到內地以後很抱團,部隊有相當強的戰鬥力。
冀中軍區成立之前,原本的691團留在河北的部隊只有兩個營,如今呼啦啦地拉起了九個團的部隊,部隊擴大的速度太快,部隊的裝備、教育和訓練一時都跟不上,雖然人數擴大了許多倍,但是戰鬥力提高的程度並不大。
第四軍分割槽第一團有一千四百餘人,只有120名受過正規訓練的原東北軍老兵,戰士們大部分都是參加八路軍不久的新戰士,沒有迫擊炮和重機槍,只有四挺輕機槍、兩個擲彈筒,還有亂七八糟的各種槍支400餘支,其他的戰士們手中還拿著長矛大刀。
接到了上級的命令之後,聽說這次要配合桃花山高九進行作戰,第一團的官兵們都充滿了期待。
關於高九的傳說實在是太多了。高九能打仗毋庸置疑,輝煌的戰績在那裡擺著呢。讓大家更感興趣的是,傳說中的高九為人豪爽大方,凡是跟著高九一起作戰的部隊,都能夠得到很大的發展。
團長王栓子和政委於天明也盼望著透過這一次戰鬥,能夠讓第一團鳥槍換炮,發一筆橫財。
眼看著約定的時間就要到了,團長王栓子、政委於天明親自帶著一個營的部隊前往公路,迎接高九等人。
不久以後,公路上傳來了一陣轟鳴聲,六輛卡車開了過來,上面有很多穿著日軍軍裝的人。
按照軍分割槽通知,第1團的官兵們知道這些人就是高九和他的桃花山游擊隊,為了避免誤會,他們派了一名戰士站在公路邊上,等那些車輛過來。
那些車輛看到前面站著的八路軍戰士,提前停下了車,從車上下來一名身穿著桃花山游擊隊黑色制服的人,跑過來跟八路軍的戰士進行了接洽。
八路軍戰士確定這些人是桃花山游擊隊的人,於是,他就引領著車隊從前面的路口,拐向了一條鄉間公路。不久以後,王栓子和於天明就見到了傳說中的桃花山游擊隊。
在沒有見到高九本人之前,第2團的官兵們首先把目光集中到了桃花山游擊隊隊員們身上的裝備上。
游擊隊員們穿著日軍的軍裝,頭戴著鋼盔,揹著一支用來裝樣子的三八步槍,還有一支狙擊步槍,腰間有駁殼槍,肩上掛著手雷,背後還揹著一個大包裹,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裝了什麼寶貝。
人家就百十號人,就有兩門92式步兵炮、六門迫擊炮、24挺輕機槍,車上還裝了大量的彈藥以及其他物資,再加上電臺、卡車,人家這百十號人的裝備的價值,就已經超過了第1團全團的裝備。
不說別的,僅憑桃花山游擊隊的這些裝備,就證明了人家的牛叉!
王栓子和於天明正在羨慕桃花山游擊隊的裝備時,就看到一輛卡車的駕駛室裡走下來一個年輕人,在幾名隊員的簇擁下走了過來。地下黨負責人已經用電報通知了冀中軍區高九的樣貌情況,王栓子和於天明就知道來人是高九。
雖然他們早知道高九的歲數跟他們差不多,甚至還比他們小個一兩歲,可是,高九的傳說實在是太牛叉了,在他們的心目中,總覺得高九應該是一位三四十歲的中年大漢。眼前高九的形象,和他們想象中的還是有很大的偏差。
不過,高九英俊帥氣,身上散發出的那種天然的霸氣,還是令王栓子和於天明心生敬意。
王栓子是個自來熟,他快步上前握住高九的手,熱情地說道:“是大名鼎鼎的高九爺嗎?我叫王拴子,是冀中軍區第四軍分割槽第1團團長,歡迎高九爺!”
於天明上前向高九敬了個禮,文縐縐說道:“我叫於天明,第2團的政委,歡迎高先生蒞臨指導。”
高九跟他們熱情握手,親切地說道:“都是抗日打鬼子隊伍,咱們是一家人,不必客氣。”
王栓子和於天明看到高九絲毫沒有架子,和善可親,心裡都很喜歡。他們熱情地邀請高九等人前往小李莊,要款待他們。
在小李莊第1團臨時團部裡,高九說道:“這次日軍的重炮旅團要前往桃花山,貴軍伸出援手,我代表桃花山游擊隊,向貴軍表示感謝。”
說完,他取出了5000大洋,說道:“一點兒小意思,還望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