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以天下蒼生為由,讓人即便是有私心,也不能說出來。
這一招,當真是狠啊。
許清宵選擇朝政,那麼王朝陽接管大魏儒道,白白摘了桃子。
如果許清宵選擇儒道,那更好,各地藩王直接開始奪權。
這兩個選擇,許清宵必須要選出一樣來。
當然許清宵也可以選擇儒道,從而明面上放棄朝政,暗中處理國家大事。
可問題是,偷偷摸摸做一點事情,可能發現不了。
真要做些大事,逃得過這些法眼?
到時候拿出去一宣傳一渲染,明明許清宵是在為大魏做事,卻被扣上一個不守誠信之罪。
然後各種陰陽怪氣之言。
什麼,這就是聖人之道?
什麼,這就是君子之道?
儒道成聖之後,道德極其重要,這算是對儒道的限制。
真要拿這個來抨擊你,天地也會認可。
總不可能,說了一大堆道理,自己做不到,必須讓別人做到?
“平亂王,不知您是如何考慮的?”
懷寧親王開口。
他看著許清宵,如此問道。
而天地文宮內。
王朝陽淡然一笑,他很溫和,因為這個抉擇,不管選擇什麼,對他來說影響都不大。
實在不行,就不入駐大魏了。
可能分化許清宵的權力,對他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這樣做可以報復許清宵。
這一刻。
所有人望著許清宵,等待許清宵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