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一大片菜地,若非極端情況下誰也不會讓它缺水,到時候就全部一起收割了,誰還管其中哪顆骨骼清奇?
這種現象在後世都很難發現,不過有心要找的話,善用搜尋引擎和各種影片與直播,或許能找到些端倪。
但在古代,即使是北宋,與外地的交流,與圈子外的交流,也是相當相當難的。
世界之大,各地環境和特點趙平安不懂,根本不知道哪裡的雞是什麼特性,好的種群在哪裡找更是兩眼抹黑?
而西門家知道這圈子裡的太多門道,在圈子裡有話語權和資源。他們去找種雞就會容易太多。
培育種群不外乎從各地甚至州外,去發現那些最好的種,分開進行血統提純,祖代的培養。
譬如發現什麼地方的雞整天不下蛋,吃了只長胖,那說明肉雞的基因成分多。收集來讓它在窩裡不停的“近親結婚”,進行優劣放大提純,最終可以把它這一系的特點放大強化。
舉一反三,專業蛋雞也可以用差不多的方式弄出來,這就是科學的魅力。
現在常州的雞根本不是蛋雞,介乎於半野雞間。
特點是野性重,好動,好鬥,牙尖嘴利,不想下蛋就不下,看不順眼同伴就是啄木鳥似的鬥毆,譬如小姨媽的雞,基本有一半的羽毛都在打架時當做盔甲損耗了。
羽毛幾乎是全蛋白合成,要把各自的“盔甲”修復,就要耗費非常多的營養,而營養直接就是錢。
這其實也是能量守恆的一種解讀,關鍵看那隻雞把吃下去的營養用於幹什麼?用於“軍費”去內卷鬥毆?還是用於“發展”下蛋或長肉?
而這些“劣根性”,則可以依靠血統雜交解決。這也是科學的魅力。
“原則上這事就交給你。不侷限於長肉快的雞,但凡不常見,特殊的,都可以收走。書生我要在晉陵縣建個大型種群庫。暫時利益不大,需要持續投入。不過五至十年後,我保證宋軍可以帶著雞脯肉製作的高蛋白壓縮乾糧,進行遠征作戰。”
趙平安最後總結道。
西門青和唱曲小娘子蠻困惑的樣子。
趙平安尷尬的道:“好吧,我知道這隻有我感興趣,和你們沒關係。尤其西門大官人乃奸詐卑鄙缺德之人,他聽到短期沒利益,沒扭頭走掉已經是給我面子了。事實上類似的建議我一提,呂世傑真的扭頭就走了,弄的從來也不認識我似的。”
“……”
西門青不知道怎麼回應這書生。
關鍵如果短期利益不大的話,讓人怎麼配合?派圈子內的心腹去遠方,甚至全國各地走訪收購,成本費用可真不低。
“別磨嘰,兩個學位。”趙平安開價:“以半年為期限,你幫我做成這事。我為你西門家後生提供兩個‘借讀生’名額,一般人我是真不給面子的。”
“成交!趙先生果真爽快。”
西門青頓時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