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初夏,即使下過一場雨,也還有些熱。
紫花巷的青石板路顯得油漉漉,巷底一戶人家的小院裡,一年輕書生仰頭看著天空發呆。
兩月前,趙平安在辦公時裡抽空午睡,哪想到一夢醒來,就身在這北宋常州城裡了。
思維是自己的,不過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手小了一圈。
前後多次注視著大水缸裡的倒影,往日的自己不復存在,怎麼看都是個稱得上漂亮的古代小書生,約莫十八,瘦弱是瘦弱,唯一看得順眼的地方是“他”眉毛秀氣,眼睛清亮,有種討人喜歡的靈氣。
當時趙平安急了,滿腦子帶著屋裡的瓷器和字畫反穿回去的想法,直至後來所有的希望破滅為止。
經歷了極度不適的初期,既然沒崩潰掉,那就得回到生存要務上來。
現在趙平安每時每刻都逼著自己靜下來觀察,儘量適應這陌生又懶散的北宋時光。
河邊是不敢再去了,古代的城外和想的不同,總是充滿了各種危險,也撿不到什麼好東西。
上次被一隻半大野狗追著咬,打是打不過,跳河逃命前,還是被它在腳上咬了一口。
導致那幾天裡,感覺世界像是很蒼涼,不確定會不會死於狂犬病。
最近一月,再也沒為找傳送門而亂跑,主要就是在院子裡,給鄰家小姑娘講講故事。
這挺好的,除了搞好鄰里關係,可以從小姑娘嘴巴里適應口音,聽到許多這時代的人和事。
目前所知的是這身體父母雙亡無親無故,有這小院,有個舉人身份,不用服役。
但米是真沒有了,今日的晚飯暫時還沒著落。
“回去是不可能回去了,如果你打算停止搞鬼,那咱們就這樣吧。”
對天空說完,考慮到午睡習慣暫時還保留著,略有點困,趙平安便於院子的躺椅上睡了過去。
夢見被城東徐婆娘打賞了炊餅,正抱著猛吃的時候,忽然覺得鼻子癢。
醒來瞧瞧,是那前個月剛滿五歲的小姑娘,她在旁邊用羽毛使壞。
“平安哥哥又睡過時辰啦,不知今日可還講故事給寶兒聽?”
這北宋書生的身體也叫趙平安。
從穿到這裡起,這小姑娘就愛跑來聽故事。
趙平安懶得問為什麼,反正萌萌噠的小姑娘很可愛,腦袋裡的故事也多了用不完,那便延續著每日一講的傳統。
只要是故事她都愛聽,不過比較起來最愛《白娘子》和《趙子龍》。
此小姑娘偶爾也有良心,有次趙平安於院子裡午睡時下起小雨,她就跑回去拿來一把花油傘,在旁邊撐著,趙平安故意睡了很久,她就撐了很久。
後來小姑娘說“生怕平安哥哥睡不夠腦子不清晰,講的故事不好”。
說的也算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