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整個機甲的進度已經過了百分之八十左右,幾乎所有的肢幹已經安裝完畢,就差右手臂還差點進度。
剩下的就是整體拼裝完後進行整體的除錯以及軟體方面的載入。
光是這套控制系統就耗費了王晨不知道多少心血。
雖然有二狗子在一旁輔助開發,但架不住王晨一直在往裡面加功能。
相當於是一個大體建好的房子還在不斷的進行擴張,內部的裝飾還不能斷。
除了原有的各種必要子系統外,王晨還專門開發了一個名為雙向輔助計算系統。
考慮到機甲內部空間有限,核心系統不能太過龐大,雖然也能滿足自身的算力需求但額外新增的散熱裝置會耗費不小的能源。
所以王晨將整個算力系統分為了兩種情況。
正常模式下在有5G網路的時候,遠端伺服器能夠為機甲提供一定額度的算力,將大部分的及時計算放入雲伺服器中,只要延遲沒有超過65毫秒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雖然不是將所有的算力全部轉入雲端但也佔了總額的百分之八十,只保留一些核心部件的及時運算。
這樣就能大幅度減少冷卻系統的負擔進一步拉高機甲的續航。
而另一種自然就是在網路不佳的時候,這種情況下機甲內部的算力系統會全功率啟動以保證各部件的正常執行。
雖然聽起來簡單,但這一個小小的子系統就包含了多重算力的切換,遠距離資訊互動的讀取與加密等等。
反正王晨是當是是改的有些頭禿。
除了這個之外王晨還新增了很多不大但卻很實用的軟體。
什麼自動維生裝置,手/自動切換的緊急彈射,整體超頻之類的。
不光能夠加強駕駛員的生存能力還能加大機甲的戰鬥能力。
畢竟沒有軟體加持的硬體就是一堆廢鐵,同樣沒有硬體配合的軟碟機也就是一堆無用的程式碼。
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將裝置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好在有二狗子,大量的BUG並不需要王晨去修,這也算是保住了王晨的頭髮。
不然就這開發量,王晨也就只能想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