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自己想要建立這麼一個平臺,首先要找到合適的軟體,然後還得手動將模型給搭建起來,這一來二去所耗費的時間起碼要幾個月。
但人工智慧花了多久?不過兩天而已,
這還是現在算力不夠的情況下。
而且在自己晚上睡覺的時候,王二狗依舊可以按照自己設定的方向進行不斷的演算,有什麼問題都會全部羅列成一個表方便自己檢視。
一些能夠給出解決方案的還會搭上註釋。
有了王二狗的幫助,王晨也終於能夠將自己的能力全部集中在對技術方面的攻克上。
這不,在模型搭建好後,整個模擬推算的速度進行的極為迅猛。
基於資料所建立的機甲智慧平衡系統也在飛速成型。
甚至一些相關的邏輯程式碼都能讓二狗子來代筆。
最重要的是王晨終於可以擺脫檢查bug的煩惱了。
有了二狗子,那些各種手誤打出來的bug完全可以用無所遁形來形容。
除非是邏輯以及核心方面的程式碼出現問題,其他的完全不用王晨操心。
像之前改bug差點把自己改沒了的情況已經徹底成為了過去式。
“老大,二十三號的軸承傳送還是有問題,三十六號位置的關節處理有些僵硬在高速移動的情況下會有點卡頓,一百零四號...”
很快,推算來不過二十多分鐘,一項項有問題的點就被二狗子給標記了出來。
看著新出現的各種毛病,王晨也是很淡定的喚醒了另一臺電腦將設計圖開啟開始比對。
今天的問題已經明顯比前幾天要少上不少,距離整個模型透過測試的日子應該也不遠了。
只要三維模型的測試透過自己就能正式轉入實際動手階段。
相信最多明年自己就能將第一臺單兵機甲給倒騰出來。
就是讓王晨有些難受的是,在新合金的調配上出現了點問題。
不知道是配方的問題還是工藝不達標,這種透過十幾種礦物合成出來的金屬在硬度上一直達不到預定引數。
雖然已經夠可以了,但王晨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還真有點接受不了。
這不是硬實力方面的問題,應該是哪一步出現了毛病。
自己已經讓二狗子推算過了,以目前地球的技術將其合成出來應該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