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稀拉拉的雨正不停的下著。
屋內王晨正聚精會神的看著眼前的一個武器架子。
這段時間,經過王晨不斷的最佳化以及研究,整個武器的外觀生產基本已經結束。
這不,把電源接通,看著武器身上亮起的一層藍暮王晨也是欣慰的摸了摸下巴。
自己眼前這把重劍雖說從各個方面來看都不像是給正常人用的,但到底作為實驗品已經基本OK。
劍身上所貼著的一感測片已經將不少的資料收集在了旁邊的顯示屏中,最重要的一項能源密度已經達標。
靠著這特殊的合金配方,這柄武器所能凝聚的能源上限基本是在王晨的預計範圍之內。
可能唯一比較可惜的就是之前自己所預想的武技由於更換了設計思路,怕是已經無法實現。
畢竟這武器的體積大了這麼多,再想斬出如同羽毛一般的能量刃多少有些困難。
而且重劍的對敵也不太需要這種可憐巴巴的半近戰手段,以勢屈人才是這把武器的使用王道。
就算要設計技能也應該是如同蓋倫的大風車一樣,又或者直接上個“風來吳山”?
王晨已經有些期待這玩意後續和機甲配合能夠產生何等的威力。
至於現在...這玩意太重了重的連王晨上手都不太可能。
研究到了這個地步也基本到了極限,後續只能等機甲出來後才能繼續進行相對應的除錯。
確認能量供應沒問題,王晨也是坐回了沙發上重新琢磨接下來要準備的事情。
沒想到這技術的攻堅速度比自己預料的還快了不少,原本以為起碼能夠到四五月才會完工現在才三月中旬就已經結束。
而剩下的時間也完全不夠王晨繼續上馬一個專案,思來想去王晨也是決定提前開始有關人工智慧的研究。
隨著春節結束,上頭某個專門負責搭建超算的公司已經組團來到了渝都,目前從全國各地運來的各種配件正在不斷的抵達。
按照王晨所說先隨便在渝都找個地方把超算搭建起來,等回頭總部修建OK後再搬運過去。
地址也早在年前就有了決定,目前各方面的進展都很穩定,預計在六七月的時候這臺超算就能完全投入使用。
雖說人工智慧的研製必然是需要大量的算力,但就王晨現在的實驗室也擁有一套很不錯的小型伺服器甚至在雲端也還有一批機房。
稍微整合一下只用作前期的編寫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反正人工智慧這東西不光要很不錯的超算也需要大量的時間。
王晨打算的是先將核心程式碼以及內部的學習機制給確定下來,等回頭超算搭建好後再把剩餘的諸如情感模擬等子系統給新增進去。
就像人懷孕需要十二個月的緩衝一樣,人工智慧也需要一定數量的資料才能正常誕生。
先完成所需資料的準備工作後面也能輕鬆一些。
下了決定,王晨也是招呼著方鏡把工作室收拾了一下。
把之前倒騰武器所弄出來的廢料以及一些短時間用不上的裝置全部清理了一遍。
該進垃圾對進垃圾堆,該近倉庫進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