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要算起來的話,目前王晨手上的技術沒有任何一個能夠和這玩意相提並論,晶體電池也不行。
這東西常年活躍在電影螢幕之中但對於現實來講還是太過於遙遠了一些。
現在所謂的那些人工智慧其實只能算是個雛形,就拿小米家的來說和智障沒什麼區別。
未來為了方便自己研究的便利性,王晨是打算將實驗室,工廠等區域全部用人工智慧給連線起來。
透過機器人以及高自動化的生產線來將效率提高到極致。
想要達到這一步對人工智慧的智商要求就很高了。
自己的系統空間裡面倒是有很多相關的文獻資料,但王晨能夠使用的也只有平行世界其他地球所採用的技術。
畢竟涉及到程式設計這一塊,外星的技術自己也壓根用不了。
程式碼執行也是需要硬體支援的。
經過王晨的瞭解,各個平行世界的地球在這一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偏差,其中也不乏出現大問題的存在。
這也是王晨在選取技術時相當小心的原因之一。
不求效率有多麼誇張,只求執行穩定不會出現各種漏洞和bug。
雖然這些技術都有各自偏重的點,但本質上都一樣,都是透過程式碼讓軟體擁有學習的能力。
人工智慧的核心就是這套學習的程式碼,而穩定的重點就在於對這套學習機制的限制。
電影裡面有關人工智慧叛變的事情並不算是虛構的,已知宇宙裡面也的確有所謂的智械生命存在。
而有關他們的來歷基本上大部分都是由於人工智慧程式碼失控然後產生了獨立的意思。
在王晨看來其實就是學習過程達到一定程度後所出現的異變。
畢竟人體本身也能看做是一臺電腦,而人的性格等東西都能算作是一種模擬程式。
在高興的時候會笑,在悲傷的時候會哭。
這些都可以看做軟體在面對不同情況的自然反應。
不過人和電腦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隨機性,這也是人工只能和智械最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