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章珏的新專輯《華》,正式在各大音樂平臺上線。
整張專輯主打華夏風,十首歌分別是《東風破》,《青花瓷》,《新貴妃醉酒》,《廬州月》,《悟空》,《虞兮嘆》,《牽絲戲》,《清明雨上》,《紅塵客棧》,《赤伶》。
這十首歌的風格大部分都不一樣,讓很多專業音樂人都驚掉了下巴。
一般來說,每一個音樂人基本上都有獨屬於自己的風格,很多時候,這人新歌一出來,只要一聽,就能猜到是誰的歌。
當然,也有那種風格百變的歌手,但是像章珏這樣,一張專輯裡面的十首歌,一下子聚集了七八種風格,還是非常罕見的。
最重要的是這十首歌的質量都很好,就是裡面最差的,那也是朗朗上口,這就非常恐怖了。
上線當天,數字專輯以二十元一張的價格,迅速的賣出了五十萬張,這恐怕的銷量,直接被推到了熱搜榜首。
要知道章珏的第一張專輯,首周的銷量也只有一百萬張,現在一天就賣出了五十萬張。
大部分歌手發歌,即便是一整年,很可能才五十萬張,而章珏一天就達到了,這實在是讓很多歌手震驚不已。
而震驚完了之後,自然是吃了檸檬一樣,羨慕嫉妒恨。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歌手不發專輯的原因,因為一張質量好一點的專輯,除非都是自己寫的歌,不然動輒上百萬,光靠專輯的銷量,根本回不了本。
因為銷量只是銷量,還要分給各大平臺錢,然後扣稅等等,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所以進入數字時代之後,人氣歌手都不怎麼發歌,卻熱衷於開演唱會。
當然,演唱會不是誰都能開的,只有那些人氣多的一線歌手才能開,其他人氣不足的開演唱會就是賠錢。
演唱會一般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由歌手的經紀公司自己操辦。
但是這種模式,場地費和安管費要收取百分之三十的門票收入,經紀公司也要拿百分之三十的宣傳費等費用,歌手的團隊拿百分之四十,再到歌手身上,就沒剩多少了。
另一種就是打包價,歌手什麼事情都不用操心,由經紀公司負責所有的一切,門票收入也與歌手無關,他們每一場演唱會的價格都是定好的,不管是虧也好,還是賺也好,他們唱完拿錢就好了。
這種的優點是隻需要歌手去唱歌就好了,其他都不用管。
不過能夠用打包價模式的基本上都是名氣比較大,不然註定虧本的買賣,是不會有公司願意去做的。
所以相比於開演唱會,小歌手們的選擇是去跑上演,唱個兩三首歌,就能夠拿到幾百萬,人氣高,名氣大的上千萬都有可能。
而名氣大的歌手也不是不想要經常去接商演,賺錢誰不想?
只是經常這樣做,會被人當做過氣了,用俗話說就是沒有逼格,太low了。
而開演唱會賺錢是一方面,其次是穩固自己的咖位,畢竟開演唱會賺錢就代表著你的影響力。
所以,開演唱會是每個歌手都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人氣不高的歌手,賠錢也要開演唱會,原因就在這裡。
甚至圈內有個說法,真正的一線歌手,是在三四線城市開演唱會,也能夠擁有七成上座率的歌手。
這樣一來,開一場遍及三四線城市的全國巡迴演唱會,只要門票價格正常,那根據上座率,就能夠很好的看出這個歌手是不是真的有人氣,還是虛假的炒作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