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吐蕃王宮裡,兩個御用飛鳥使正在向吐蕃王稟報所看到的情況;這兩個飛鳥使剛從雪山深處的寶蚌洞飛回來,兩人是吐蕃王派去察看寶蚌洞的動靜的。
原來吐蕃王早己得到密報:說無量法王在雪山深處的一個隱秘山洞裡藏有很多年輕僧人,好像還傳授那些僧人武功,不知他要幹什麼。
得到這個密報後,吐蕃王便不動聲色地安排了兩個親信飛鳥使,前往雪山深處的隱秘山洞的周圍,監視那山洞裡的動靜。
在吐蕃王國裡,有很多大領主,他們手下都擁有至少上萬名親兵,多的有幾萬名親兵。那些大領主雖然以吐蕃王為尊,但是他們中也有人在覬覦著那個王位;只是因為吐蕃王的勢力太過強大,再加上吐蕃王的武功高於他們,所以那些懷有野心的大領主才不敢輕舉妄動。
其實吐蕃王也時時提防著他們,甚至對那兩個親近的無量法王和崆峒法王也時刻提防著;並不時地派手下親信或御用飛鳥使去察看他們的一舉一動。
對於比武大會上所發生的事,吐蕃王幾乎是瞭如指掌,對於紅線一夥人也大致瞭解一些,也聽說過天遁神劍的事。他也曾有過奪得神劍的想法,可是無量法王己策劃這件事,自己就不好再從中插手,何況那比武奪劍之事,也是他下旨批准的。
但他現在終於按捺不住,他要親自出手了。
雖然吐蕃大軍曾攻陷和佔領了長安城,但好日子不長。沒過多久,大唐兵馬副元帥郭子儀調來大唐各地勤王兵馬,在長安城周圍駐紮,這讓城裡的吐蕃大軍人人心慌,生怕被大唐兵馬圍困在這孤立的長安城裡。
後來又有一小股敢死隊夜入長安城,與吐蕃元帥馬重英及手下幾百武士展開廝殺,把長安城裡攪的是天翻地覆後,又殺了幾十個武士後,才從容地全身而退。
這件事丟盡了吐蕃人的臉,統兵元帥馬重英因這件事還讓吐蕃王大罵一頓,並且嚴厲警告馬重英:若再發生這樣丟人的事,就砍掉他的腦袋。
從那以後,吐蕃王心裡記下了一個名字:紅線,這是他聽元帥馬重英和其他將士們說的,說那個大唐丫頭武功奇高,不次於當今天下武林十大至尊:她的輕功更是一流的,超過吐蕃的御用飛鳥使,而且還會飛劍斬人。
聽了手下人對紅線的描述,吐蕃王真想看看那個丫頭究竟是個什麼模樣,更想親眼看看那個丫頭的武功和輕功。
無量法王從軍營裡調走四百名武士,並且動用了寶蚌洞的一百名僧人,他們就是無量法王耗費十幾年時間,訓練和培養的金光羅漢。
當那些金光羅漢從寶蚌洞裡出來時,就連那兩個監視山洞的御用飛鳥使也嚇了一跳,他倆人看那些僧人個個赤足,但在崎嶇不平的山峰上卻是行走如飛。
那些僧人在山峰上狼奔豕突,遠遠望去,好像一群野犛牛發了瘋而直衝下山。那上百個僧人聲勢浩大,攪得山峰上狂風四起、飛沙走石驚得滿山的野獸四處逃竄。
正在看的入迷的兩個飛鳥使,忽然看見山洞裡又飛出一人,那飛人就是飛天羅漢,他在眾多僧人的上空飛行,看那人的飛行本領要強過他倆兒;為了不被那飛人發現,兩個飛鳥使只好趴在山峰上隱蔽身形而不敢動彈。
轉眼間那上百個僧人便飛奔而下那險峻的山峰,直奔大草場方向而去。
兩個飛鳥使見那個飛人也消失在山下,這才放心地站起身來,拍拍身上的塵土後,立刻駕起輕功,飛回吐蕃王設在野外的金帳大拂廬去報信。
因吐蕃軍隊擅長馬戰和野戰,為震懾手下將領和鼓舞士氣,吐蕃王長年不在王宮住,而是在離軍隊不遠的地方,搭上金帳大拂廬,然後就住在那裡督戰。
在金帳大拂廬裡,吐蕃王下令召來統兵元帥兼大先鋒馬重英,命他率五百虎豹武士前去增援無量法王;何謂虎豹武士,就是吐蕃軍中能戰慣戰的武士,屢次立過戰功後,便被選拔為虎豹武士,並身穿虎豹皮以示獎勵;而虎皮武士則比豹皮武士還要高一個等級。
對於那些打仗時臨陣退縮或只傷及後背的人,則被視為膽小鬼,並在他們頭上掛上一條狐狸尾巴,加以羞辱。
這次馬重英所率的五百虎豹武士,可都是吐蕃王下令,從幾十萬武士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本來這些武士己被吐蕃王編入自己的御林軍,但現在事情緊急,他這才下決心動用這些精悍的、有著一流武功的御用武士。
這五百名虎豹武士由五個百夫長率領,每個百夫長帶九十九個虎豹武士;這五個百夫長不但是虎豹武士裡武功最高的,而且都是死忠於吐蕃王的,是吐蕃王最信任的人。他們五人雖然只是個百夫長,但是五個人的權力和地位都高於那些將軍們。
“大王,可否讓臣帶手下的幾百個精銳鐵騎一同前去,他們個個能征慣戰,一旦打起仗來,他們是無堅不摧,所向披靡,這樣就可將紅線一夥一網打盡。”馬重英請求吐蕃王。
“不必了,有本王的五百名虎豹武士,什麼事解決不了;再說還有無量法王所率的幾百武士和僧人與他們廝殺。本王命你去,是讓你去收拾殘局;本王想這一段時間,無量法王和那個叫紅線的一夥人,他們雙方的力量己經消耗的差不多了,你去以後,正好將他們全部消滅。”
馬重英知道大王對他還是有點不信任,這些他都不在意,因為他本來也沒有什麼野心。不過大王剛才所說的把‘他們’全部消滅,這‘他們’到底都是誰?包不包括無量法王及其手下。他想向大王問清楚‘他們’指的都是誰,可此時吐蕃王己帶領親信隨從走了。
他想立刻追上去問,又怕大王怪罪;可不問清楚,自已率兵到戰場上如何下令。
馬重英此時有點不寒而慄,心想:真是伴君如伴虎呀,大王顯然對無量法王也有點不放心,當然更是提防著他呢;這些年來,他身為吐蕃統兵元帥兼大先鋒,手握重兵權力極大,這就難免大臣們對他造謠中傷,也難免大王對他產生戒備之心。
想到這些,他不由得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