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紅線女俠傳> 第三十六章 巧遇仇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六章 巧遇仇人 (2 / 3)

馬車轆轆地駛過來,文武官員和官兵們都齊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到了近前才發現:裡面坐的是一箇中年宧官,官員們頓時傻眼了,看著跪拜在道兩旁的文武官員,中年宦官連看都不看一眼,這些官員都感到受人嘲弄而惱怒又無處發洩。

好在這時皇上的鑾駕也隨後來到,官員們繼續跪迎鑾駕,又再次三呼‘萬歲’。待車駕來到近前,郭子儀看到皇上的面容有些憔悴,皇上推開車窗朝郭子儀和文武官員擺擺手,便又關上車窗。

由於京城失陷,皇家原有的儀仗隊以及皇家排場的人員死的死、逃的逃,那些車馬用具也都被吐蕃人燒燬。這次皇上回京鑾駕所用車馬用具都是陝州所屬州縣衙門臨時湊上來的,顯得簡陋多了。跟隨在車駕後面的是浩浩蕩蕩的神策軍,還有那望不到頭的馬車輜重。由於兵馬輜重太多,大部分神策軍將士便在長安城外安營紮寨。

由於回到京城的官員越來越多,館驛裡幾乎人滿為患,常世雄見師姐受不了這喧鬧的環境,便找到郭子儀給想辦法,郭子儀派手下小校去辦這事,很快找到一家僻靜的客棧,妙玄三人看了都很滿意,宿費先欠著,有郭元帥的話,客棧老闆自然好生接待她們。

自從吐蕃人退兵後,皇上也回到京城京城,原住在長安城裡的百姓商賈也都陸陸續續回到家中。人口驟然劇增,先前的皇家的糧庫、商賈的糧店早己被吐蕃人洗劫一空。附近州縣送來的糧食只夠維持幾天,時間長了,糧食緊張,城裡糧價飛漲,百姓若不堪言。

雖然京城安全了,但吐蕃軍卻跑到邊界處的州縣搶劫,馬重英還與南詔閣王聯手不斷騷擾劍南一帶,讓朝迋十分頭痛。

這天紅線和師父、乾爹都呆在客棧裡,忽聽有人大聲詢問客棧老闆:“掌拒的,這可有外來客住在你這客棧裡?”三人看去,是一個軍官摸樣的人。

“這位軍爺,小店外來客是有的,但不知軍爺要找什麼樣的人?”老闆客氣地詢向。

“是中年漢子、道姑、還有一個姑娘,可有這三人?”

“有,有,正在小店裡,軍爺稍候,小的這就給您找去!”聽到老闆的召喚,三人來到客棧前廳來見那個軍官。

“正是這三位大俠,末將奉郭元帥之命,來通知三位大俠,明日皇上在麟德殿宴請文武百官及收復京城有功之人。三位大俠務必準時赴宴,到時末將來接三位前往皇城麟德殿赴宴。得到三位的允諾後,軍官回去交差。

第二天下午那軍官果然來接她們,還有三個士兵牽來三匹馬。幾個人很快到了皇城,守皇城都是神策軍,在城門口三人被一個宧官攔住。

“哎!大人,她們三位都是郭元帥請來赴宴的。”見三人被攔住,那軍官忙上前解釋。

“什麼郭元帥?我們只聽神策軍大統領魚朝恩大人的命令!”那宧官傲慢地回答。

“是啊!怪小人不懂規矩,請大人派人通知一下宮裡,這是小人的一點心意。”那軍官將一大錠銀子遞給守皇城門的宦官,宦官收下銀子後,臉上才緩和些,轉身叫開大門,吩咐一個小宦官領三個人去麟德殿。

快到麟德殿時,遠遠看見文武百官早己齊聚在殿前。神策軍中尉魚朝恩站在臺階上,斜睨著殿外等候的文武百宮,有掌管禮賓的宦官將官員們引入殿內入座。

郭子儀見到紅線她們三人忙過來招呼,三人與史凌等幾人坐在一處。這時一箇中年宦官來到魚朝恩身邊低聲說著什麼,只見魚朝恩點點頭,那中年宦官一揮手,殿外傳來整齊的腳步聲,幾百名身著鮮亮盔甲戰袍的神策軍排列在麟德殿兩側,個個是彪形大漢、兇悍模樣。

坐在下面的常世雄看到那中年宦官,心裡不由得‘咯噔’一聲,目不轉睛地看著那宦官。是他,真的是他,一個既可怕又可恨的名字湧現在他的腦子裡:賈世仁,是的,絕對不會錯。十年光景,他的臉龐略顯浮腫,但還是能認出他來。

千里迢迢要找他報仇,卻不料仇人近在眼前。賈世仁的目光朝他所在處射過來,壞了!難道他認出了自己,常世雄的心裡打起了鼓。

很快那賈世仁的目光又轉向別處,可是常世雄的心裡仍然平靜不下來,在這裡只有他自己瞭解賈世仁的往事,但這個賈世仁卻不會認出他來,在劍南時兩人只見過幾次面,而且還是在十年以前,想到這裡常世雄的心這才坦然下來。

“這個中使看來權勢很大?”常世雄低聲詢問身旁的史凌將軍。

“你不認識他?他就是飛龍使賈世仁,這些彪形大漢就是他手下的飛龍兵。他原在劍南鎮當監軍使,在劍南連打敗仗被降職調回京城。後隨皇上逃到陝州,在陝州投靠魚朝恩,回長安後魚朝恩讓他當飛龍使,手下有兩千飛龍兵,都是神策軍的精銳。”史凌低聲告訴常世雄後有些疑惑地瞅了他一眼。

見文武百官己到齊,站在御階上的魚朝恩叫宦官去請聖駕。皇上李豫出現在麟德殿,文武百官跪下三呼‘萬歲’,只有紅線三人沒有跪下。

“大膽!你等三人見了皇上為何不跪?”魚朝恩驕橫地質問三人,他的話引起賈世仁的注意。其實賈世仁早得到吳良的密報,說她們三人己來到京城。

郭子儀一看不好,忙上前啟奏:“陛下,她們就是臣所說的三位大俠,她們都是江湖中人,不懂宮中規矩,請陛下寬恕她們三人。”皇上聽了扭頭看著魚朝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