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炮啊!”
這樣的喊聲在山間迴盪,這是隱藏在日軍大部隊附近的隱秘地方進行觀察的偵查人員傳回來的訊息,指揮官趕緊傳下命令,讓士兵們進洞躲炮。
日軍正牽出重炮,準備對他們這個高地進行轟炸。
從得到訊息,並且看到陣地前的日軍正有序並且快速的往回撤時,就知道日軍有可能真的會進行重炮覆蓋轟炸的訊息有很大可能是真的。
高地上的指揮官馬上下令,讓戰士們立即進入坑道。
當然,躲炮並不是所有人都進去,而是在陣地上留有少部分的人。
可能一個,也可能三五個,更有可能十個八個,用來觀察日軍的動向,免得日軍冒著炮火偷著空子攻上來。
作為早就知道跟日本人遲早有一戰的孟養城,他們早就在此地做好了一切可以做的準備。
坑道就是其中之一,建設了小半年的坑道,防炮是基本的功能,防住大重量航空炸彈的轟炸,以及防火,防煙,防毒等功能都是最基本應該具備的功能之一。
並且在知道對方拉出重炮之後,馬上就呼叫轟炸機進行空中支援,你以為還在華北華南戰場?
要知道,我方也是有轟炸機的,也是有空中支援的。
而且目前為止,制空權還在我們手裡。
日軍的戰鬥機部隊,雖然數量很多,但是對我們的轟炸機,目前威脅並不大。
就是一旦要出動轟炸機的話,雷達站肯定要跟上。
馬大志的雷達營要監控所有監控範圍內的一切空中目標。
對方是否起飛,起飛了多少架飛機,多快可以到達我方陣地,如果我方也是起飛了,多長時間可以接觸到對方。
一旦我方轟炸機起飛,此去轟炸有多長時間可以逗留在戰場上,可以持續轟炸多長時間等等。
這些都要考慮到,這些都要計算,這就是為什麼雷達兵必須要文化比較高的原因。
就是這樣,你數學要過關,你別的科目也要過關。
因為日軍的五十幾架戰鬥機那是實打實的,哪怕被擊落了8架,依然是實打實的優勢,跟對方糾纏不起。
因為我方本來飛機跟對方的型號就一樣,雖然說也有最佳化過效能,但是效能相差真的不大。
因為他們的根本就在那,機型都是一樣的,你升級又能升級出什麼來,也就是效能穩固一點,不會出現太大差距的。
而且,在數量上,我方飛機跟對方飛機比起來那是大打折扣。
十幾架跟對方現在剩下的四十幾架相比,完全是1:3啊!
所以在飛機效能差不多,但是數量相差太大的情況下,在空中戰鬥機對抗不出意外的情況下會處於下風。
處於下風的情況下,又如何能庇護得了前去轟炸的轟炸機呢?
這種情況就得靠雷達站,雷達站的所有戰士必須要計算好,我方起飛的轟炸機什麼時間,多長時間,才能到達敵人上空。
到達敵人上空之後,敵人的戰鬥機多長時間就能到達戰場來對我方轟炸機做出攻擊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