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更重要的是區別在於文化壁壘。
特別是在幾十年後,有人說隨便一個國家,只要資金足夠就可以複製我國的改革開放,比如說印度和越南。
但是,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現代的科技專利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文化壁壘,你要發展,就無法繞過西方國家以及那些科技大國所擁有的無數的星羅密佈的遍佈整個科技宇宙的所有專利。
你無法繞過去。
如果不是開國不久,蘇聯轉讓了大批的工業專利,甚至還派出兩千多個各領域的專家來幫助建立工業基礎。
要知道在當時,我國有化學和物理功底的人才全國加起來不足一千個,人家光是派過來的專家就已經超過兩千。
這就等於人家派出人來幫你從零開始搭建整個工業體系。
最最重要的是,授權的那些專利,讓我國可以繞過那些專利壁壘。
從而,開始了發展的腳步。
如果沒有那些專利授權,沒有那些專家過來幫我們培訓人員,幫我們搭建基礎的工業底子,可能後來的發展依然是水中撈月。
這就是,專利授權書的重要性。
雖然後來蘇聯察覺這麼做的後果,及時的把專家給撤了回去,但給出的專利授權已經給了,工業的底子已經打下了。
然後,在世界上的各個發達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都在笑話那個時候的老大哥。
也正因為如此,不會再有另一個國家,會像我國這樣能發展的起來,能真正的工業化,因為繞不過去那些個專利授權。
但是現在承銷有了這些拖拉機的全套零件生產裝置,有了這些東西,他甚至可以開上五六百個零件加工廠。
是的,這個不難,找到個山洞,把所有機器裝置全部放到裡面。
緬甸什麼東西都多,山洞也特別多,就算沒有山洞,倉庫也可以搞一個出來嘛!
但是搞出來之後,那麼多的裝置,沒有人去生產啊!
生產出來之後,又如何產生效益?這就是個問題。
不過生產出來之後,如何把拖拉機專變成經濟效益這種活不難,難的是,現在如何去找人把拖拉機給生產出來,這個才是難事。
糧食,現在陳瀟缺嗎?
不缺,他現在打劫了日本人的倉庫之後,糧食多的吃不完,吃幾年都有。
他現在缺的是人。
突然,機要室參謀進來,給他遞過來一張電報紙。
電報紙上只有區區幾行字,簡單明瞭的說明了禪達城裡發生了事情,並且柳玉娥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禪達城災民很多,很多人快活不下去了,是不是可以將這些災民遷到滇邊州,補充人口。
畢竟,經過多次大戰,滇邊州的人口損失有點大,本地人太多,對控制整個地盤會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