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頻繁的調動人員,哪怕調來的是優秀的人員,彼此之間的不熟悉以及配合的不到位,是導致部隊的戰鬥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這一點,是事關重要的。
所以,一般被替換考核下來的都會是後備人員,而不是一線作戰人員,然後用後備人員和一線作戰部隊的人進行合作訓練,慢慢的調整出最優的配置。
所以後備人員也很重要,在西南醫學院的作戰序列,因為學校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我們的作戰人員很少,我們的性命也很寶貴,但是人少和性命寶貴,並不是我們碰到任務的時候怕死的理由!
也不用擔心我們死後無法保護身後的地方,因為像我這樣的,身後還有成千上萬。”
其實應該說是千千萬萬,但這不是沒那麼多人嗎?
陳瀟確實很寶貝這些人,但是卻不是將他們當成了瓷器,而是將他們當成了錘鍊中的寶刀利劍。
之所以從前過於保護,就是擔心他們在錘鍊的過程中還沒有成長的過程中斷掉。
而不是等把刀劍錘鍊出來了,掛在牆上當精美的藝術品!
刀劍本來就應該拿來保家衛國的,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保護整個家國天下。
這場會議開了很久,最主要是,在探討如何在日本人下場之前,拿下英國人。
只有在拿下英國人後,才會面臨兩個情況。
第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拿下英國人後,自己並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並且戰果斐然。
這樣一來,日本人就不敢輕而易舉上前挑釁,要知道拿了一場大勝之後的西南醫學院,可不是日軍隨隨便便能招惹的。
第二種情況,那就是雖然拿下了英國人,但是好歹是20多萬部隊,西南醫學院本來人就少,此時在對上20多萬英軍,肯定會傷亡慘重。
到那個情況下,日軍肯定要趁你病要你命。
所以,現在得出的結論是,一定要在日本人下場之前搞定英國人,並且,在解決了英國人之後還不能有太大的傷亡。
否則一定會給日本人機會,給了日本人機會,自己還想好嗎?
於是,到了現在,他們探討的只有最後一個問題。
就是如何在日本人下場之前,在沒有太大傷亡的情況下,解決掉英國人。
“首先,如果不解決到日本人隨時可能介入的問題,我們無法對英國人採取行動。
我們想要對付日本人,英國人就可能對我們進攻。
如果我們只要兵力調動去對付英國人,那麼日本人肯定會馬上動起來,這就如同東漢末年的三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