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們就在軍官的帶領下,準備一隊一隊的前往軍需庫彈藥庫去領取彈藥以及其他裝備。
可是,也只能到這了。
倉田銘途剛對手底下的作戰參謀說:“拿出聯隊旗,此次,我們必須要奉旗作戰了!”
“是!”
作戰參謀謹慎地拿出一個圓筒,從裡面取出卷在一起的一面旗幟。
或者說不能叫一面旗幟,而是一根特別的短旗杆,以及旗杆上掛的一縷流蘇,可以看得出來這一縷流蘇曾經是某一面旗子的邊緣。
現在這面旗子,旗面已經沒有了,只剩下旗杆和這一縷流蘇在。
這就是日本人的聯隊旗,旗子的重要是那根旗杆和那一縷流蘇,只要那一縷流蘇,還能牽到短旗杆上,那麼這一杆軍旗就算完整。
旗面,並不重要,反而,越是破破爛爛,被戰火摧殘的聯隊旗,才是日本軍人自以為的榮耀。
所以,如果日本人落入絕境,或者需要敢死隊了,他們就會請出他們的聯隊旗。
聯隊旗代表著的是他們的天皇,聯隊旗一出,他們就跟打雞血似的,精神百倍,嗷嗷叫!
現在,倉田銘途請出了自己的聯隊旗,顯然現在在他看來,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他就沒想過,眼前這6000獨立軍,能起什麼作用,也許能起到最大作用,就是替換下自己僅剩下來的那一個半的大隊。
在他的心裡,緬甸的老百姓就如同韭菜一樣,犧牲掉著六千餘人,不過是小數目罷了,再招人,也就是了!
“諸君,藤岡大隊和小澤園大隊失去聯絡,讓我有了不好的猜測,我覺得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所以請出了天皇御賜的聯隊旗!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去陣地上增援我們現在僅剩的一個半大隊,並且用猛烈的火力打退對方的進攻,讓我們在陣地上的一個半大隊能夠安全的退回來。
如果我們不能在短時間內暫時打退對方的進攻並撤出戰鬥並由緬甸人的獨立軍頂上。
時間一長,等他們解決完藤岡大隊以及小澤園大隊後,包抄我方後路,我們可能就要全軍覆沒在此!
我請出聯隊旗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諸位牢記我們武士道的精神,拼命去戰鬥吧!
我和你們一起,天皇與我們同在!”
日本人的遣詞造句,有時候很好,有時候很爛,反正意思就是那麼個意思,這個時候不拼命一下,可能全部都要完蛋,所以現在是拼命的時候了。
最重要的是,拼了一把,逼退了敵人之後可以有個接盤俠,就是緬甸人的獨立軍。
操場上的日軍心領神會,那個翻譯官戰戰兢兢,並不敢多說半分!
至於那六千餘獨立軍,彷彿已經不是他的同胞,這些連軍裝都穿不全的,有些還是穿著自己的衣服,這不是天生就是棄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