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的任何障礙物,其實都形成不了任何保護作用,你能擋住左邊的,你擋不住右邊,能擋住右邊的,你絕對擋不住左邊。
這就是交叉火力的好處,因為交叉,所以沒有死角!
一千餘人的一個大營,稀疏的可以,包圍的地方很大,但依然有漏網之魚,可是那個地方真的就安全嗎?
那個地方所處的方向,是常乃超的預備隊,那裡有近600的原新編22師傷病號痊癒計程車兵組成的預備隊。
那裡也不是個好去處,常乃超說的。
逃向那個方向的日軍,瞬間就倒下了好幾個。
像炒豆一樣的槍聲,在戰場上,其實是很少見的。
一般戰場上,常聽到的槍聲,不過是三四聲連著三四聲,隔了一段時間又三四聲,或者零星幾槍。
像電視上的一種,放鞭炮一樣連續不停響好幾個小時的槍聲,那是不可能的。
就連機槍,都是點射為要,誰也不可能有那麼多子彈讓你摟著扳機不撒手,那也沒用,如果機槍都這麼打,子彈都不知道飛哪去了,一點殺傷力都沒有。
不過,就算是零星的步槍聲,一千多號人加起來,像孟凡了的二營,那就跟炒豆子似的。
不過這炒豆的聲音也就幾分鐘,三五分鐘就打完,剩下的就是零星的清理。
透過交叉火力,零星的清理障礙後面的敵人,這就是一支強悍的部隊,受過訓練的戰鬥力驚人的部隊,正常的反應。
這個時候,如果按照八路軍的打法,該吹衝鋒號了!
可是陳瀟說過,衝鋒的勇氣以及刺刀見紅的血性,必須要有,但是八路軍那個衝鋒,是迫不得已。
他們只有幾發子彈,打完就得衝了,比如如果有五發子彈的話,他們打完三發子彈,就要衝鋒了,還要留兩發應付後面的事,如果把子彈全部打完才衝,那叫不負責任!
所以,常常有八路軍打的仗都是,一排槍,兩排槍,三排槍,吹衝鋒號!
但是,現在西南醫學院義勇軍保衛團不缺彈藥,衝鋒的勇氣以及刺刀見紅的血性,必須要有,但是在彈藥充足的情況下,儘量用子彈去消滅敵人。
再打到一定情況下,必須有一場衝鋒來結束戰鬥。
現在常乃超就覺得,已經到了這個時候,戰場上的敵人已經站著的,不足1/4了。
“吹衝鋒號!”
“是!”
軍號手吹響了衝鋒號,嘹亮的軍號聲得到了其他兩個營的回應。
“殺!”
“殺!”
梅日萬,陸鑫,張未幾人雖然覺得在目前的情況下,可以用子彈消滅敵人,卻要衝上去付出傷亡的代價才消滅敵人很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