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海邊的房屋、落月曲汐、文盲覺獸、買買買4、20200513145158704、等十七名書友的打賞,嗯!今天的打賞少了點,果然理性消費了,雖然掙得少了,但上架的時候,大家支援正版就行,比心!)
沈泉畢竟是幹過連長的,擺個陣地中規中矩。
其實擺了個寂寞,這個時候的八路軍,很少有跟別人打陣地戰和打攻堅戰的機會。
最主要是沒有子彈,你不敢跟別人糾纏,你只能打個伏擊,每個人有3發5發子彈,打完了還打不贏,就該跑了。
除非人數是對方的6、7倍以上,才會進行白刃戰。
否則以當時的身體素質,以及營養攝入情況,一兩倍的兵力去跟別人白刃戰,還不夠別人吃的呢!
所以,沈泉擺出來的陣地,能有個鬼的水平。
他以前壓根就沒指揮過有炮的戰鬥,也沒指揮過有這麼多輕重機槍的戰鬥,也沒指揮過,有這麼多人的戰鬥。
除非他是以前打雪山過草地的老兵,那可真是打老了仗的,大浪淘沙淘出來的都是精英,攻堅戰防禦戰那經驗絕對是足足的。
可惜他不是!
日本人對此非常有發言權,他們就說了,八路軍的戰鬥力37年,38年是最強的。
到了38年下半年戰鬥力就開始變弱,一方面由於老兵的戰損太大,另一方面人員增長的太快。
剛開始爬完雪山,過完草地之後,剩下的精英老兵才區區三萬多人,都是能打的人啊!
結果打了幾場硬碰硬的戰鬥,取得了不小的勝利,但卻把人員損失了大半還多。
最後只好轉入遊擊狀態。
38年下半年到39年和40年上半年,部隊擴充的很快。
於是,就把老兵都派出去當軍事主官,就稀釋了八路軍的戰鬥力。
這一段時間是戰鬥力最弱的時間,到了40年下半年,人員開始趨於穩定,經過一次次小的戰鬥積累的經驗,八路軍的戰鬥力也在逐步恢復。
沈泉是38年末才加入的部隊,大大小小的戰鬥打過不少,但是就沒打過幾場陣地防禦戰。
沒經驗,把陣地擺成這樣,在很多八路軍營級主官裡,其實已經算得上是很不錯。
但是在陳瀟面前,都是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