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將軍好凶猛> 第七十九章 司戶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九章 司戶城 (2 / 2)

這麼一處地方無人居住,也無人耕種,朱芝要用來建造司戶廳公廨,喬冠元等部族首領自然沒有意見,甚至大方將左右一大片陡坡都劃給朱芝隨意使用。

他們就渴望朱芝在這處險地多吃點苦頭,拖延幾年,甚至最終建不成司戶廳,才皆大歡喜。

李且都有些不迫及待的想派人回嘉州城給錢雲書通風報信,但他與喬冠元所想不到的是,此地卻是蘇求承等人早就精心挑選過的。

九黎鎮於瀕臨大渡水、松林溪交匯的地方,地形都是從兩翼往河道傾斜,而且越靠近河道,坡度越是平緩。

現在是汛季尾聲,大片的緩坡被上漲的河水淹沒,形成九黎鎮附近寬逾數里的開闊水面。

不過,在汛季過後,進入枯水季,大渡水九黎鎮流段,河道大約就會縮窄到不到二十丈,大片的坡地就會露出水面。

司戶廳所在的方位,南側約有七八百步長、三四百步寬的石坡在汛季過後會退出水面。

這座石坡的地勢也並不低,汛季最多也就淹於水面之下不到一丈的樣子,此時甚至還有一小截露出水面,宛如湍流中的石島。

除了石坡地基極為穩固利於建造擋水牆之外,松林溪在匯入大渡水之前,於九黎鎮東北側形成一道V形大灣,能大幅緩衝汛季上流而來的湍急水流——這些都構成不需要佔據九黎鎮,就能在松林溪左岸建造大型物資集散基地的基礎。

另外,司戶廳往東,雖然多險坡懸壁,沒有現成的通道,但從此處往東,一直到另一個青羌部族、名叫莫朵寨的世居之地約有十七八里距離,正是接下來需要花大力氣修建臨水棧道的關鍵之地。

棧道建成之後,除了陸路相比較翻越野豬坪能節約六七十里的曲折里程外,更為重要的一點,這一流段的大渡水有一個狹仄急灣,水流在汛季極為湍急,唯有棧道建成,才可以在汛季組織成百上千的縴夫,透過纖繩將舟船強行拉過這一流段,進入九黎鎮區域之內。

長江過峽州流段也是極險,舟船想要逆流而上,也是透過成百上千的縴夫強行拖拽而行,才能順利抵達奉節。

邛崍山南脈餘支大相嶺橫亙於龍游、九黎之間,雖然兩地相距不到兩百里崎嶇山地,但僅僅依靠馬揹人馱,輸運的物資也是極為有限。

京襄沒有辦法不加以限制的在邛崍山裡投入人力、物力,還是要儘可能想辦法,透過舟船在驛站之間更高效率的轉運物資——契丹殘部需要補充的物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將以糧食、食鹽、鐵器、茶葉為主,運出來的物資以羊毛羊絨、馬匹、皮毛、藥材為主,每年少則十數萬石,全程翻越大相嶺、彌勒嶺都靠人背馬馱,還是太吃力了。

現在就是要趁著青羌諸部還沒有太深的戒備,蘇求承他們先啃下最硬的一塊骨頭。

此外,伐木場與石灰窯、磚窯的選擇,則是在松林溪上游一個節點,接下來會同時在建造木料、石灰、青磚等轉運貨場、渡口。

雖說汝蔡戰事吃緊,有限的精銳都要用在刀刃上,沒有辦法抽調太多到邛崍山來,但京襄目前最不缺的就是經過一定訓練且能吃苦耐勞、不畏背井離鄉的輜兵、屯兵。

蘇求承就沒有指望初期能從邛崍山僱傭多少羌人勞力,只要諸部首領默許招募漢人匠工進山勞作,早就分散進蜀待命的兩千多輜兵,就陸續進入邛崍山中負責司戶廳、石坡護牆、棧道以及伐木場、石灰窯的修造;同時又有近三千輜兵在接到信報之後從荊州出發分批西進……

朱芝攜朝廷令旨進邛崍山赴任黎州司戶,青羌諸部沒有加以警惕,更沒有第一時間聯合起來加以抵制。

朱芝籌建司戶廳,喬氏等族都以為這是拖延時間的機會,甚至還想著出售糧食、木料、石灰等物資時牟些小利。

等看到數以千計的精壯匠工進入邛崍山,喬氏這時候即便看出朱芝壓根不是想建司戶廳,壓根就是建一座司戶城,但他們既沒有阻止的合理藉口,更不敢去阻止、破壞。

喬氏一脈在九黎鎮及附近的河谷,總計也就上萬族眾,青壯不足三千人。

現在朱芝攜朝廷令旨,在徵得喬氏同意後直接進入他們的腹心之地修建司戶廳(或者說司戶城),名面上家兵僅有百餘精銳,實際卻有五六千隨時可以組織起來的精壯人馬,他們此時想著聯合其他部族加以阻止,不怕訊息稍有走漏,朱芝就先發制人將他們當成叛亂給剿滅了?

更何況在他們看來,這一切壓根就是朝廷的意圖……

除了順服,他們難道還有別的選擇嗎?

1秒記住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