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將軍好凶猛> 第四十二章 雲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二章 雲陽 (2 / 2)

不過,眾人對此也沒有什麼意見——徐氏原本就是徐懷統治京襄最重要的根基之一,王氏相比較之下還要略弱一些。

而說到徐武坤個人,他不僅早年就在靖勝軍任武吏,在徐武宣與徐武磧、蘇老常秘密將徐懷救到桐柏山撫養後,徐武坤也是關懷備至;徐懷崛起於桐柏山,徐武坤更是第一個站出來鞍前馬後奔走相隨。

徐武坤現在年近六旬,筋骨再不如以往那般強健,統兵陣戰可能不如陳子簫以及王憲、唐盤等後起之輩,但他性情沉穩,閱歷豐富、經驗老道,追隨徐懷左右的時間也最久,對徐懷冶政之法的精髓極為清晰。

徐武坤即便不再安排到第一線督戰,統領雲陽特別行營也是完全能勝任的。

大家經過這一趟的實地視察,看到新式水輪機過去近一年時間裡在各個領域的實際試用,心裡都非常清楚龍潭嶺,或者說雲陽特別行營,即便暫時不跟朝廷討要具體的官職,但未來在京襄整個大局中的重要意義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也確實需要一個足夠分量的大將在此坐鎮、統領這裡的全域性。

再說其他可能比徐武坤更合適的人選,也都身居要職脫不開身。

徐懷又與史軫、韓圭、徐武磧等人研究將煤鐵監、軍械監兩個衙署,甚至匠師學舍都搬到雲陽來。

徐懷單獨設立煤鐵監、軍械監,除了其在京襄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外,更主要的還是推動工造之法融會貫通、迭代發展,絕不能侷限於現有的成績。

畢竟當世工造之法不存在絕對無法跨越的鴻溝,也不可能絕對保證京襄所掌的先進工造之法永遠不洩密出去。

京襄需要的是一個不斷融會貫通、不斷迭代發展的工造體系。

既然要將雲陽打造成第一座劃時代的工造之城,承擔相應主要推研重任的煤鐵監、軍械監,都遷到雲陽,緊密跟隨著實際生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制司對煤鐵開採、冶煉以及軍械製備上的需求及反饋,按月聯絡、彙報都是可以的。

考慮到防衛、人員組織及保密的必要性,雲陽後續所建的生活區,還是以屯寨為主,但東趙河沿岸建設用地緊張,屋舍要多建磚樓,甚至可以仿效廣南等地,利用坡地建吊腳樓。

接下來拓寬三鴉路以及修建雲陽關,也是當務之急。

進一步拓寬三鴉路,不僅可以加強雲陽與南陽府腹地的人員與物資流動,龍潭嶺所出的鑄鐵件、鐵器

以及各式兵甲等種種物資,只需要走三四十里陸路,就能運抵汝水主要支流的沙河中游碼頭,再快捷便利的運往汝蔡諸城,支援前線作戰。

【鑑於大環境如此,

雲陽關城選址位於魯山縣與向城縣的分水嶺之上,除了就近遮蔽、保護龍潭嶺外,更是南陽盆地的西北門戶,駐以精銳,也可以快速增援魯山、汝陽、梁縣等地。

說實話留給京襄的時間還是太少了。

倘若赤扈人今年秋冬不在中路集結大軍進攻,叫京襄能多苟住一年進行內部治理、發展,各方面的物資都相對充沛起來,不要說赤扈人集結二三十萬大軍了,就算是集結四五十萬兵馬往中路碾壓過來,徐懷都不帶眨眼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