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將軍好凶猛> 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機 (2 / 2)

史軫之前籌劃先在龍潭嶺先形成年產一百萬斤精鐵的鍊鐵規模,徐懷想著第一步就要直接提高到五百萬斤規模。

楚山經沈煉改良過的冶煉法,正式命名為“沈煉倒焰法”,各方式的工藝也已經相對成熟起來。

精鐵炒煉法問世已經上千年的歷史,但受爐膛結構、大小及燃料等因素的限制,難以大規模的炒煉精鐵,鐵質也參差不齊,想要籍此打造良刀,還需要良工反覆鍛打去雜。

連爐法所煉精鐵,鐵質也只能說有了進一步的改良,但想要打造精良刀械,軍械監同樣需要對鐵料進行後續加工。

連爐法的突破,意義也是巨大的:一方面是實現鐵礦石到精鐵的連續冶煉,二是熟煤投入使用,使得高品質燃料更加易得、廉價,三是大型煉爐投入使用,使得一次性進爐冶煉的鐵礦石大幅增加。

這三重因素疊加下來,使得楚山之前所批次所出的精鐵,比江淮等地所產的粗鐵料、生鐵料,就要便宜一半。

不過,沈煉這兩年在連爐法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新創出倒焰法,更為難得。

新法在爐膛結構上,看似與連爐法並沒有本質的區別,看似只是使爐體結構變得更簡單,實際卻是一種開拓性的創新。

更為難得是沈煉這兩年來對焰流、風力以及物料等之間的關係研究與揣摩,為諸金冶煉奠定出一定的理論基礎出來。

單純說到冶煉法本身,連爐法的側爐主要還是藉助爐體的熱傳導延緩鐵水的冷卻速度,相比較傳統的炒煉法,連爐法對鐵水的攪煉更為充分、一次所能攪煉的鐵水規模也大幅增加,自然就奠定了難以比擬的優勢。

而倒焰法與連爐法在結構上最大的區別,在於將鼓風口與煙道分置於兩側,利用空氣在連爐之中的流動,將焰流抽吸到側爐之中融鍊鐵礦石或生鐵料。

這不僅實現燃料與物料分室燃燒、冶煉,更是將側爐的焰流穩定提升到以往難以企及的超高融熔溫度上。

一方面能更容易得到高品質精鐵甚至柔鐵,減少熟煤雜質的混入,更為關鍵的是用倒焰法直接融煉粗鐵料製備精鐵構件,操作更為便捷。

傳統的鐵製器製備,例如農具、刀械,都是重新開爐,將生鐵料或精鐵料融熔倒模,粗製成型再反覆鍛打去雜。

雖說傳統鐵器的製備,大多數有開爐重新融熔的這一過程,但傳統農具、刀械都比較小件,小型熔爐置於室內就能滿足需求,因此尋常鐵匠對精鐵的需求,遠沒有想象那麼迫切。

連爐法與倒焰法的真正優勢,還在於直接將精鐵料大規模、成批次的鑄制半成品或成品鐵器。

比如鑄制所得的精鐵條,後續在精鐵條的基礎上再加熱加工打造精良刀械,要遠比傳統制刀法簡便得多。

比如直接拿精鐵鑄制箭簇,箭簇鋒利程度及破甲能力,要超越生鐵箭簇一大截。

比如直接拿精鐵鑄制鐵甲胚,再精鍛成甲葉,特別是用冷鍛法制瘊子甲葉,也要比舊法簡便得多。

而對各種鐵製品半成品及成品的批次製備需求規模越大、品質越高,倒焰法相對連爐法的優勢也將越明顯。

而傳統的炒煉法,根本就沒有辦法制備中大型精鐵構件。

利用倒焰法生產角鐵、鐵錢,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摸索,也相對成熟起來。

“……倒焰法使物料與燃料分置,焰流溫度卻能更高,用於煉製瓷器,優點更多,”徐懷跟史軫談及他提前幾天返回淮上的一些思路與決定,說道,“倒焰法乃沈煉所創,自然是遣他去龍潭嶺主事最合適,隨便將瓷窯建設也直接抓起來……”

“是嗎?”史軫不確定的問道。

他倒是早就推測倒焰法有可能適用於制瓷,但倒焰法乃是楚山鍊鐵的核心機密,肯定輕易不能拿到箕山之中找窯戶試行,卻沒想到徐懷更是自信,也不作前期的摸索,就決定在龍潭嶺建倒焰爐,直接試著燒瓷。

倒焰法的高明巧妙之處無需質疑,當然可以用於瓷器的燒製,至於焰流變化會導致瓷器燒製工藝需要進行相應的變化,那也是倒焰爐建造出來,再進行摸索的事情。

赤扈人留給楚山的喘息之機太短促了,徐懷必然要省去一些步驟,跳著去推動一些事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