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北城牆之上的登城虜兵為了儘快繞開障礙物拿下北城,分多點登城作戰,現在守軍士氣大振,他們頓時就被切割包圍在城頭。
除了城牆兩端虜兵還有機會縋繩跳下城牆逃走外,剩下百餘虜兵只能苦苦支撐、負隅頑抗……
…………
…………
“真壯士也!”
孟節、許亢等人提心吊膽了半天,看到援軍如神兵天降,殺得虜兵狼奔豕突、潰不成軍,直覺熱血激昂,拍股大叫,恨不得也提刀下場殺敵。
徐懷下令將城門開啟,迎接援軍進城。
王舉、郭君判與王章、烏敕海等將率二百多騎兵進城,在城外猶留數隊小股騎兵,作為疑兵一頭往北面的夜色深處扎去。
王章、烏敕海等將率兵馬在城下休整,王舉與郭君判登上北城樓,這時候城頭的殘虜也差不多盡數圍殲。
短短不到一個時辰,北城六百守軍死傷近半,傷亡不可謂不慘重。
尤其是縣尉司所屬的四都刀弓手,兵械劣勢,平素也少操練,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戰死,剩下人中也差不多個個帶傷。
東西兩城的戰況要好一些,但同樣是縣尉司所屬的刀弓手傷亡最重。
宣威軍正卒傷亡較輕,畢竟平時操練也勤,依城而戰,而且虜兵又沒有什麼攻城器械,這麼短的時間要是再被殺得潰不成軍,那真就是吃屎都不如的廢物了。
行轅親兵以及從潰敗戰場逃歸將卒,傷亡更為有限。
縣尉司所屬的刀弓手絕大多數都是當地人,戰死及不得不下城牆的重傷者,徐懷著知縣韓奇文即刻從縣庫撥三萬貫錢,於縣衙舉火分付家屬以為撫卹。
慌忙混亂之中,雖說有不少渾水摸魚、假冒戰亡將卒家眷者,此時也難以細細分辨,但比如叫人渾水摸魚騙走幾千貫錢財,安撫人心才是當前務需所為之事。
之前韓奇文雖說召集避難淮川的大姓宗族家長族首,要緊急徵募他們手裡所掌握的鄉兵莊丁參與守城,各家口頭都滿不迭的答應,但一個時辰過去,真正響應到縣衙集結的,不足百人。
恐慌並不會因為徐懷站在城樓之上就能完全遏制住。
宣威軍大敗,誰敢相信城頭稀稀落落的守軍能最終守住淮川城?
誰不想著城破之時,身邊有三五十健銳相隨,能多些活命的機會?
而黑燈闇火,各家拖延著不將鄉兵莊丁交出來,韓奇文等人又能奈何?
他們手下只有百餘衙役,還要維持城中秩序,制止民眾往南城湧去,根本就沒有能力強行徵募。
再一個,縣衙對避難城中的民眾並無統計,難民聚集的街巷也是亂糟糟一團。
甚至在逃亡過程中,大部分的鄉兵組織大多散亂,數以萬計的難民絕大部分都沒有條件聚族而居;地方鄉豪士紳,身邊或許有十數三五十好手充當保鏢,但大部分充當鄉兵操練過的鄉族子弟都散亂在街巷之中幕天幕地、忍受飢寒。
這時候沒人主動站出來響應號召,縣衙就算想強行徵募,黑燈瞎火的,一時間又要從何下手?
現在三百楚山精銳殺得圍城虜兵潰敗逃散,進城增援防守,還說有更多的兵馬在城外與虜兵周旋——虜兵從北城以及東西兩城逃潰,上百兇殘虜兵被圍殲於城上,以及北城門開啟來,在篝火以及一支支的照耀下,大隊精騎進城,滿城軍民都有目共睹。
至少在這一刻,全城軍民看到守住淮川的希望。
一些知道唇亡齒寒道理的人,一方面將身邊莊丁派往城頭助守,一方面主動站出來召集更多的鄉族子弟參與守城,其中也不乏熱血武勇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