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將軍好凶猛> 第六十八章 奇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八章 奇襲 (2 / 2)

契丹及雜虜青壯在夜間差不多都清光,還在負隅頑抗的,也非普通的漢民青壯能敵。

他們主要是闖入契丹及雜虜宅院之中劫掠,協助搜查藏匿,甚至將清順軍暫時未能顧及的漏網婦孺,拖到街巷裡毆打殺戮奸|淫。

清順軍兩千騎兵以及天雄軍五百精騎,午後便在曹師利、嶽海樓、葛鈺等人的率領下從朔州城出去;清順軍另外三千步卒也集結,做好出發的準備。

雖說從朔州抵達大同,在恢河的北岸還要經過金城、懷仁兩城,但朔州城昨夜大肆殺戮時,特地加強四城守衛,曹師雄他們相信訊息還沒有洩漏出去。

現在清順軍可以以增援應州作為藉口,騙過金城、懷仁兩城的守軍及沿線偵騎,大搖大擺沿著恢河北岸往東挺進。

徐懷他們午後則隨同朱沆進入猴兒堡,與天雄軍第三將,同時也是葛氏二代的核心人物葛懷聰會合。他們在猴兒堡停留到將晚時分再整裝出發,摸黑夜行,往大同方向挺進。

從朔州到大同有二百里程,葛懷聰所部騎兵,雖然也是天雄軍裡的精銳,行軍卻要拖沓得多,天亮之時行軍到懷仁城南的一座渡口,便有精疲力竭之感。

長時間以來,大越諸禁軍極少長距離迂迴作戰,騎兵通常也僅僅是要求日行百里。

禁軍將卒一經招募便要在營伍之中熬到老死。

葛懷聰所部騎兵,雖說是天雄軍裡經過挑選的精銳,但一眼看去,兩三成將卒須白都已經斑白;其中大量將卒都是流民及盜匪出身,星夜馳行一百三十餘里,大多部分人都叫苦不迭。

這跟葛鈺所率領的那五百親衛精騎,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渡口距離大同城,還有近七十里地,而渡過恢河,應州城就在渡口南六十里外。

徐懷停馬在恢河畔,眺望多年無人治理的恢河。

河水早就沒有堤壩的約束,寬寬窄窄在草原上蜿蜒流淌,很多淺灘騎馬便能渡河;此時已經近岸處的水面已經開始結有薄冰,天氣越發寒冷。

他們在渡口處沒有等候多久,日上三竿時,曹師利、嶽海樓便著人傳回訊息。

大同城對朔州方向完全沒有設防,曹師雄他們率兩千騎兵昨日黃昏之前,也是先抵達他們立身的這處渡口,為應付懷仁等城的守軍,先假裝將渡河增援應州,入夜之後就趁著風高天黑,一口往大同潛去,藏於大同城外的密林中。

清晨時大同毫無防備的照常開啟城門,他們先安排數十死士扮作商旅,混在前往從恢河南岸往大同避難的民眾之中,突襲大同西城勝德門,然後兩千騎兵一擁而上,殺潰反攻的守軍,目前已經控制住景裕門及附近城牆,正往城內縱深處殺去。

葛懷聰此時是再也顧忌不上休整,也不掩藏行蹤,當即發動全軍,快馬加鞭往大同城突襲而去。

不恤馬力,五千兵馬午時便殺到大同城下。

大同舊為北狄林胡、樓煩地,戰國時為代國,後併入趙地,秦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於大同北部築長城,又在雲岡以西十里河谷築武周塞以備胡敵,是為大同築城之始。

北魏及隋唐在壁立千仞的武周山壁大規模開鑿佛窟。

當世大同矗立武周山下的平闊河谷之中,夯土為城,東西南北皆五里縱深,是聳峙陰山與燕山、太行山之間的雄城重鎮。

大同除了週二十五里的外城,裡面還有一座五六百步見方的內城,西京道防禦使司、西京留守司、都部署司等衙署皆在內城。

契丹西京道守軍主力都被吸引到恢河以南的應州,大同僅留有一萬四五千守軍,戰鬥力也相當有限。

曹師利、葛鈺率兩千多騎兵突襲勝德門,守軍還試圖反攻想奪回勝德門,但在葛懷聰率部趕到後,抵抗意志最弱、人數最多的漢軍最先被擊潰,紛紛放下兵械投降,以契丹本族人為主、戰鬥力相對較的御帳軍,與渤海軍及諸蕃蕃兵便往內城撤退,想要據更為堅固的內城堅守到援兵趕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