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將軍好凶猛> 第一卷 楚山寇 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楚山寇 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 (2 / 3)

蔡鋌權勢熏天,派人暗中控制虎頭寨,在路司又有陳桐等人作為內應,誓要取王稟的性命,他們以往不想直接捲進這事裡去,主要是不想擔惡名、不想最後淪為替罪羊被推出來背黑鍋。

而這時已經不是背不背黑鍋的問題了,他們要是敢做助紂為虐的幫兇,這個“楚山夜叉狐”,會不會就藏在暗中盯著他們的頭顱?

要不然,鄧珪實在想象不出,刺客殺死郭曹齡後,為何還要蘸血留下“殺人者楚山夜叉狐”八字名號?

不會是想著揚名立萬吧?

“王相公被貶唐州,理應從許昌一路南下,經方城去泌陽,卻偏偏從許昌偏往上蔡,從上蔡之後,又繞往信陽,以致最後走入桐柏山中……”鄧珪稍作斟酌,對程倫英低聲說道。

王稟出京貶往唐州,食宿都由沿途驛館供給,因此也有清晰的軌跡可供查詢。

王稟從汴京往唐州,要是從許昌渡過潁水之後,直接走伏牛山脈西麓的驛道,經方城往泌陽,一路道路通暢,僅有三百六七十里。

王稟抵達許昌之後,卻沿穎水南下,渡淮水到信陽,再從信陽穿過桐柏山前往泌陽,這差不多將近有六百里地。

最開始時,旁人或許以為王稟仕途失意,寄情于山水,也沒有誰會為他在路途上多耽擱幾天而去糾纏什麼。

鄧珪現在認定王稟從許昌改道,不是沒有緣故的。

他見程倫英沉默著不作聲,又低聲說道:“王相公居留軍寨三月有餘,雖說身邊僅有盧雄護持,但下吏從未見他為匪事煩憂過……”

“你是想說這個‘楚山夜叉狐’,實際並非桐柏山裡的哪個人物,而是跟盧雄一樣,實是從汴京就一路追隨王相公到桐柏山裡來的?”程倫英問道。

“下吏只是胡亂揣測,程郎君聽聽便罷,莫要當真。下吏只是想著,王相是越政年間的進士,之前就有文名,三十餘載為官又剛正,雖說不為同僚所喜,但不知死活的江湖之人以及故吏門生受他蠱惑,或許不僅盧雄一人——要不是如此,王相也不會為某人所忌?”鄧珪說道。

“鄧郎君是說大神鬥法,我們這些小蝦米遭殃?”程倫英沉著臉問道。

“下吏絕不敢小看程郎君,就是想著這事或許需要高人指點,才能撥開迷霧。”鄧珪說道。

當世崇文抑武、以文制武,朝堂之上,士途出身的文臣佔據絕對的主導,又個個拉黨結派。

鄧珪這些年在地方基層流徙不停,對朝堂裡士臣之間的黨爭不甚明瞭,但也清楚程倫英作為士臣出身,在朝中多半也是有援奧的。

現在這樁案子,路司及州府還是想著置身事外,鄧珪也不知道繼續拖延下去,會醞釀多恐怖的風暴,但知道單憑藉他及程倫英個人努力,或許已不可能扭轉局勢了。

“是嘛?”程倫英遲疑的問了一句。

“嗒嗒嗒!”有馬蹄聲從遠及近急馳過來。

鄧珪皺緊眉頭,朝院子看過去。

快馬直接馳入軍寨,通常是路司及汴京發出的加急文函過路,又或者周邊有極其迫切的軍情傳遞。

聽著馬蹄聲是往巡檢司公廨方向而去,這叫鄧珪心頭籠上一層陰霾。

加快公文會從驛館這裡換馬、拿吃食,與巡檢司無關,現在快馬是直接奔巡檢司公廨而去,鄧珪怎麼可能高興得起來?

“程郎君,這邊請。”鄧珪請程倫英等人一道前往公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