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和小山村裡的藍粒粒相距甚遠,儘管都是因為她而發生的,她卻一無所知。
此刻她在參觀完二樓後,發現角落屏風遮擋的地方還有個往上走的樓梯,她記得這裡只有兩層啊?
樓梯比普通的要短了不少,她剛走了一半,視線就豁然開朗,原來這是一處極為隱蔽的天台,方方正正,四周的房頂就是天然護欄。
這裡應該是整座山的最中心,也是至高點,能將整個小山盡收眼底。
雖然背後是比這裡更高更大的深山, 但另外三面視野極為開闊,憑藉藍粒粒的視力,甚至能看清虎山村大半人家院裡的情景,比如五福和瞿瑾兩人正在翻曬一堆藥材。
就連幾百米遠的道路,都一目瞭然。
這樣一來,簡直成了放哨的好地方。
其實會有這樣的設計,是因為那些工匠們幹活的時候發現她總是喜歡坐在房頂上,後來其中一個就提出了這種設計,有個圍欄總好過坐在光禿禿的房頂上。
而且畢竟是女子打扮,總歸不像樣。
所以才設計的如此隱蔽,並不是為了放哨。
只是為了藍粒粒在自我滿足的同時不會讓他們覺得尷尬。
可謂是煞費苦心啊~
最妙的地方在於,可能是結構和木料的原因,四周的聲音幾乎傳不進來,十分安靜。
而如果站起來,走到邊緣位置,聲音又可以毫無阻攔的鑽進耳朵。
說實話,儘管是誤打誤撞,但藍粒粒著實很喜歡這個設計。
要不是不能在這裡睡覺,她都打算以後住在這了。
房間已經被小小仔仔細細的打掃過,她的衣物用品也都搬了小樓,完全可以直接入住了。
古代的傢俱沒有漆料,不需要通風晾曬,無毒又環保。
參觀完自己的房子後,藍粒粒又草草看了看左右的偏房和廚房,這些都是小小的地盤,她沒什麼想法。
不過後來小小住到了二進院子的偏房裡,這裡就不提了。
除此之外,藍粒粒所住的小樓周圍還有幾間只有空架子的溫室。
除了正房的路是用青石板鋪就而成,通向溫室的路則是用各種顏色的碎石子按照顏色或者形狀,拼出不同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