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8章 鼓勵商業 (2 / 3)

顏朔只以為舅舅是被自己說的話折服了,胸有成竹的繼續說道:

“不管這些錢最後花到哪裡?都會有其他人因此而賺到錢,改善了生活條件。

事實上,大部分商人會不停擴張自己的生意,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他拿出其中五千兩用來開設酒樓,那麼酒樓需要請賬房先生,還要聘請許多夥計。

而之前所說的花農家識些字的兒子就可以來當夥計,反過來又讓家裡生活更好。

除此之外,酒樓每天還需要購買大量蔬菜肉類,附近的百姓則可以把自家菜地種出來的蔬菜,院子裡養的雞鴨送到酒樓,同樣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皇帝畢竟是學過帝王之術的人,他不像普通文人一樣,覺得商人滿身銅臭。

士農工商,雖然商人排在最末,但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四者缺一不可。

只是,他還有些在意商人比自己有錢,

“照你這麼說,確實不能一刀切,但是就任由他們賺走所有的錢?”

“當然不!”

顏朔先是給舅舅吃了顆定心丸,隨後才說道:

"侄子南下見過兩戶人家,擁有同樣多的人口,同樣多的土地,其中一個因為距離府城近,農戶種的蔬菜可以拿到集市去賣,手巧的婦人還會做些吃食一起到府城售賣.

當天來回,還不耽誤地裡的活計。勤快些的話,光靠這些小買賣頂的上種地的一半收入。

相反,距離府城較遠的那戶人家幾乎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去一趟府城。不論何物都是挑最便宜的買。一年到頭都要靠天吃飯。

偶爾去山裡摘些野果野菜,也因為太過封閉,從未想著把這些東西送到府城換錢。自然根本不知道,就拿野菌來說,在他們看來不值錢的玩意,在城裡因為難得甚至能賣出高價。”

皇帝有些困惑,

“這是因為百姓大字不識,目光短淺所致,開蒙教化方為上策,和經商有何關係?”

顏朔不意外一朝天子會有如此想法,不止是他,就連天下的文人都是這樣認為的。

“舅舅所言也是侄兒此前所認同的。百姓窮是因為他們不讀書,但我們卻恰恰忘了,正是因為窮,他們才讀不起書。

其實,文人和百姓本就是涇渭分明的兩個群體,埋首書案間的文人墨客只覺得目不識丁的百姓愚昧不堪,事實上,百姓也覺得整天只知道之乎者也掉書袋的文人不通庶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