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一聲鑼響,考場的大門頓時關閉了。
一行人走了進來,為首的便是夏津縣的縣令遊偉,縣令身後跟著縣尉以及一幫衙役,顯然是用來維持治安的。
縣令遊偉和龍博延也是認識的,最開始便是遊偉賞識龍博延的才華,舉薦他到縣中做個小吏,只是後來龍博延聽說了科舉,便決定靠自己的力量去謀一謀官身。
遊偉帶著一行人從龍博延面前經過,路過時瞧見了龍博延,微微頷首。
龍博延做出恭敬的姿態,已示尊敬。
便隨著主考官入場,又是一聲鑼響,天乾元年的第一次科舉考試正式拉開序幕!
有衙役行走在考場上,將印著考試的題目的試卷一張張發下,龍博延接過試卷,首先便是審題。
現在還不是被四書五經,八股文封鎖的年代,所以試卷上的題目還是以實用性為主,第一部分的題目主要考驗的是學子的文化程度和表達能力。
第二部分的考試題目,則是算籌類的,有鑑於大秦時期的科學文化水平,扶蘇已經把縣考的題目水準下降到小學生一年級水平了。
即便是這樣能考過的學子估計也不會太多……
龍博延仔細的稽核著題目,看完一遍後心中大定,還好都會做,然後就開始閉目構思起來。
嗯,這屬於他個人的習慣,他習慣將要寫的話在心中構思一番,然後在寫到紙上,因為這般寫出來的東西,已經是打過腹稿了,就不會平白浪費紙張了。
就在這時會場突然喧鬧了起來,龍博延睜眼一看,鬧事的人是入場時排在他前面的年兄和他的朋友,還有一些附和的子弟。
聲音鬧著有些大,龍博延隔得遠也聽到了些,好像是因為沒有筆墨紙硯的問題,年兄和一眾弟子正在和縣令據理力爭!
雖然不在人群處,但是龍博延也能猜到具體的情況,肯定是因為考場之上需要用到文房四寶,而這些學子還以為官家的人會提前備好,所以都沒有準備。
考試你連筆和紙都沒有,天然就出局了好吧!
看的出來這些人的家室都還不錯,自視甚高那是必然的,即便是因為自身的原因而考不上,他們都會認為是科舉制度的不公平,更何況現在連考試都不然他們考,這如何能忍?
眼看著事情就要越鬧越大,遊偉突然下令道:“將這些目無法紀之徒全部叉出去,各打十大板。”
一旁的衙役,拿著棍棒,粗暴的駕著鬧事的學子們離去了。
在那群人中,龍博延還看到了之前站在他前面的那個學子,那個學子本身是帶了考試器具的,只是聽到了年兄和友人的談話,誤以為考場會準備器物,然後把自己準備好的器具給扔了。
都已經準備好了,結果因為自己的一個念頭而斷送了機會,那位學子估計現在正在茅房痛哭!
當然他其實大可不必這樣,畢竟,就算是考,也不一定會過,就算是過了這一關,也還會有下一關,一關連著一關無窮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