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2章 京中之臣 (2 / 2)

隨著計堅秉的喊聲,早朝開始。

早朝一開始,朝中竟然無人上奏,看來大家都在等著一出好戲。

扶蘇也不勉強,看著朝中的諸位大臣說道:“居愛卿和昝愛卿,關於到底是調外臣入京,還是選拔京中之人,兩位誰準備先上啊?”

居溫綸得意的看了一眼昝天和,然後奉手出列,他昨日召集三五好友,量思許久終於想出瞭如果破局,此次勝券在握,自然當仁不讓。

“回陛下,關於調外臣入京之事,臣昨日思緒良久,終於想出了一些的見解。

主要分為三點:其一,朝廷要調外臣入京,調的自然是審查優異的地方官員,這些人入了京必然會給其他的官員做出榜樣,以此來告誡官員,知榮辱。”

“其二,臣認為並非要調集所有需要的官員入京,取其中一部分就可以了,既不會影響朝廷辦公,也不會對天下的郡縣造成影響。”

“其三,外臣們對各自轄區的情形瞭解的更深刻一下,有助於朝廷制定政策時不知、不識、不明的情況。”

居溫綸說完,朝中不少大臣紛紛頷首,這三個觀點清晰明楚,有論有據,如果是昨日在朝中講出來,怕是連今日的辯論都省了吧!

昝天和雙手奉上,微微笑道:“回陛下,臣與居大人的看法有些差異,也就簡單的分析一下吧。

居大人方才說調審查優異的外臣入京,可以給其他人做榜樣,這無可厚非。但是這種制度一旦實行,便會出現一些地方官員,為了達到所謂的審查成績,而全然不顧其他的情況發生。”

此話一出,讓居溫綸的臉色有些不好看。

“如果是選拔京中之人,優點有三:其一,京中之人皆是知根知底之人,而且其中有些以前也是為官之人,這樣的人需要的管理和教導自然會減少很多。”

“其二,京中之人就在眼底,今日批下,明日便可上任,可緩解燃眉之急。”

“其三,因為刺駕案一事咸陽城動盪,如果此時陛下徵招京中的百姓為官,便可穩固咸陽城中的局勢。”

這一番話說出來,議論之聲竟然比之前還要大,可見的在大臣們心中已經做出了選擇。

扶蘇知道,現在是到了要做抉擇的時候了,是要選擇外臣入京,還是要徵招京城的世家之人做官,全在他一念之間。

居溫綸的理論在後世被明清兩朝啟用,當內閣和皇帝想知道某個地域裡面發生的事情,就會詢問入朝述職的官員,並以此為常列。

昝天和的言論則更偏向於當前,不僅可以緩解眼下的危急,對於穩定關中的世家貴族,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有些時候看的遠的理論,不一定就是何事的,起碼不是扶蘇現在需要的。

扶蘇心中已定,看著大殿裡的文武大臣們說道:“朕觀昝愛卿之言有理,決議採納。昝愛卿諫言有功,官升一級。”

“諾!”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